潇湘浓碧浸青天,千里人家接楚田。
惜别正当归雁后,相思无奈落花前。
江楼閒上云藏树,野渡初回月满船。
看著行春驱五马,丝丝垂柳拂长鞭。
潇湘浓碧浸青天,千里人家接楚田。
惜别正当归雁后,相思无奈落花前。
江楼閒上云藏树,野渡初回月满船。
看著行春驱五马,丝丝垂柳拂长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动感。开篇“潇湘浓碧浸青天”一句,以潇湘湖的碧波映照着青天,设定了一个宽广而明朗的视野。“千里人家接楚田”则是对远方乡村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一种遥望故土的情怀。
接着“惜别正当归雁后,相思无奈落花前”两句,诗人表达了离别之时的不舍和相思之情。春天本应是团聚的季节,可现实中的离别却如同春日落花般自然而不可挽回。
“江楼閒上云藏树,野渡初回月满船”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在江边楼阁闲坐时所见到的景象。楼阁间杂树被浮动的云朵遮掩,而远处的野渡则在夜色中悄然展开,月光洒满小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情境。
最后,“看著行春驱五马,丝丝垂柳拂长鞭”一句,以一个动作捕捉了春天的活力。诗人注视着春日里赶路的人群,他们策马扬鞭,柳絮随风飘逸,与春光交织成一幅生动图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人间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而又带有离别苦楚情感的独特体验。
秣陵城南秋雨来,西风吹上雨花台。
台高俯瞰白下尽,渡江云断斜阳开。
江声如雷走吴楚,木叶翻飞塔铃语。
龙盘虎踞难久居,吴宫晋苑知何处。
梅冈东下谒丛祠,野草垂花覆断碑。
拾得祠前五色石,犹疑碧血染当时。
六朝文物终沦丧,燕邸少师亦虚妄。
重怀忠节独迟留,归看暮霭横秋嶂。
西湖湖水阔,东湖湖水长。
东西同一湖,湖色争天光。
我昔曾往东湖去,去时忝作潇湘主。
我今复向西湖游,游踪重上岳阳楼。
岳阳楼下多樯橹,天高秋朗澄沙渚。
晨光暮霭气万千,日往月来人今古。
古今作者皆登临,谁识先忧后乐心。
山岳江湖自形胜,乾坤吴楚多胸襟。
胸襟亦何托,古人不可作。
先迹手摩挲,读罢泪并落。
泪落不能收,霜露春复秋。
回头已卅载,此日来孤舟。
此日孤舟空往还,半年三度看君山。
三度君山长不改,嗟我白发非故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