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已三日,登顿遂真赏。
霜磴滑难践,阳崖曦乍晃。
穿漏深竹光,冷翠引孤往。
冥搜灭众闻,百泉同一响。
蔽谷境尽幽,跻颠瞩始爽。
小阁俯江湖,目极但莽苍。
坐深香出院,青霭落池上。
永怀白侍郎,愿言脱尘鞅。
入山已三日,登顿遂真赏。
霜磴滑难践,阳崖曦乍晃。
穿漏深竹光,冷翠引孤往。
冥搜灭众闻,百泉同一响。
蔽谷境尽幽,跻颠瞩始爽。
小阁俯江湖,目极但莽苍。
坐深香出院,青霭落池上。
永怀白侍郎,愿言脱尘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登临韬光山绝顶的旅程。首句“入山已三日”展现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沉浸和探索,而“登顿遂真赏”则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入欣赏。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霜磴滑难践,阳崖曦乍晃”描绘了山路的险峻与日出时分的光影变化,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
“穿漏深竹光,冷翠引孤往”写出了竹林深处的幽静和光线穿透竹叶的清凉,诗人仿佛被绿色的翠色引导着独自前行。在山中深入探索,“冥搜灭众闻,百泉同一响”,诗人沉浸在宁静中,只听见泉水的共鸣。
“蔽谷境尽幽,跻颠瞩始爽”进一步强调了山谷的幽深和登顶后的开阔视野。诗人站在山顶小阁,眼前是江湖景色,一片苍茫,“目极但莽苍”。身处香山院内,青霭飘落池面,增添了禅意与静谧。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白侍郎的怀念,希望能借此机会暂时摆脱尘世的纷扰。“永怀白侍郎,愿言脱尘鞅”流露出诗人向往超脱的心境,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感受,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壮美,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