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同少符饮·其四》
《九日同少符饮·其四》全文
清 / 冯煦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故国丁丧乱,遗民三万强。

野田足耕作,少少归流亡。

今年盛阴潦,秋谷半已伤。

饥寒岂不惧,幸得守其乡。

不见江汉上,千里流汤汤。

脱身洪涛中,颠越皆四方。

登高气潜阻,飒飒哀鸿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景象和人民生活。首句“故国丁丧乱”直接点出背景,国家动荡不安,人民深受苦难。接下来,“遗民三万强”强调了流离失所的人口众多。“野田足耕作,少少归流亡”描述了少数人还能在田野间勉强维持生计,大部分人口已经逃离家园。

“今年盛阴潦,秋谷半已伤”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连年大雨导致庄稼受损。“饥寒岂不惧,幸得守其乡”表达了人们对饥饿和寒冷的担忧,但庆幸还能坚守家乡。

“不见江汉上,千里流汤汤”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江河泛滥,如同开水般汹涌,形象地展现了洪水的可怕。而“脱身洪涛中,颠越皆四方”则写出了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四散奔逃的悲惨情景。

最后两句“登高气潜阻,飒飒哀鸿翔”以景结情,诗人登高远望,感受到压抑的气氛,如同哀鸿翱翔,凄凉无助,寓言了人们的无奈与哀愁。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清末社会动荡时期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悲苦。

作者介绍
冯煦

冯煦
朝代:清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阳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猜你喜欢

和江西肃少卿见寄二首

身遥上国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
金印须辞入幕,麻衣曾此叹迷津。
卷舒由我真齐物,忧喜忘心即养神。
世路风波自翻覆,虚舟无计得沉沦。

(0)

棋赌赋诗输刘起居(奂)

刻烛知无取,争先素未精。
本图忘物我,何必计输赢。
赌墅终规利,焚囊亦近名。
不如相视笑,高咏两三声。

(0)

和陈洗马山壮新泉

已开山馆待抽簪,更要岩泉欲洗心。
常被松声迷细韵,急流花片落高岑。
便疏浅濑穿莎径,始有清光映竹林。
何日煎茶酝香酒,沙边同听暝猿吟。

(0)

送从兄赴进入临川幕

梁王籍宠就东藩,还召邹枚坐兔园。
今日好论天下事,昔年同受主人恩。
石头城下春潮满,金柅亭边绿树繁。
唯有音书慰离别,一杯相送别无言。

(0)

送程德琳郎中学士(得远山)

瓜步妖氛灭,昆冈草树青。
终朝空望极,今日送君行。
报政秋云静,微吟晓月生。
楼中长可见,特用灭离情。

(0)

金陵览古·半阳湖

江南龙节水为乡,水不纯阴又半阳。
一片湖光共深浅,两般泉脉异温凉。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