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柱客曾兴刺,斲窗史亦留名。
我见诸相非相,天何不鸣善鸣。
祝柱客曾兴刺,斲窗史亦留名。
我见诸相非相,天何不鸣善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泳的《杂述(其七)》。诗中,诗人通过对祝柱客和斲窗史两位人物事迹的提及,表达了对世间现象的独特见解。"祝柱客曾兴刺"可能指的是祝柱客有所作为,敢于挑战权威或表达不同意见;"斲窗史亦留名"则暗示斲窗史以技艺或智慧在历史中留下了痕迹。
"我见诸相非相"一句,诗人认为世间万物表面的现象并非本质,揭示了对事物深层次理解的态度,即超越表象看到真实。"天何不鸣善鸣"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上天不直接发出声音来赞扬善良的行为,暗含对公正与道德的期待。
整首诗寓言深刻,通过叙事和议论,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清明一雪怪生寒,逗晓新晴雪未残。
要见海棠还傅粉,卷帘不彻急来看。
南溪春酒碧於江,北地鹅梨白似霜。
颓却老人山作王,更加食邑醉为乡。
春光如许天何负,雨点殊疏鷰不妨。
绝爱杞萌如紫蕨,为烹茗碗洗诗肠。
月细惟愁落,阳升未要忙。
出门鸡未觉,夹路稻初香。
涉世宁容嬾,侵星幸稍凉。
病来诗久废,觅句费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