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帘不隔玲珑月。月圆都照梨花白。
晓寒欲去暮寒催。才相别,便追得。
觉来好梦仍须见。
湘帘不隔玲珑月。月圆都照梨花白。
晓寒欲去暮寒催。才相别,便追得。
觉来好梦仍须见。
这首《天仙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夜梨花图,充满了清幽与浪漫的气息。
“湘帘不隔玲珑月”,开篇即以“湘帘”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帘幕轻掩,却仿佛能窥见那轮玲珑剔透的明月,暗示着月光的柔和与清冷。接下来,“月圆都照梨花白”一句,将月光与梨花巧妙结合,月色如水般洒落,使得梨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洁白无瑕,如同冰雕玉砌,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晓寒欲去暮寒催”,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流转,描绘了从清晨到傍晚的景象变化。早晨的寒意似乎想要离去,但傍晚的寒意却迫不及待地接踵而来,这种时间的推移,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动态感,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才相别,便追得”,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赋予情感色彩,表达了一种即使分别,思念之情也难以割舍的感觉,仿佛时间与空间都在追逐着彼此,无法分离。
最后,“觉来好梦仍须见”一句,点明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关联,即使在梦中与所爱之人相聚,醒来后那份美好依然难以忘怀,仿佛梦境中的美好成为了一种永恒的记忆,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天仙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月夜梨花的美丽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赫矣皇王代,庥哉社稷臣。
三朝依日月,八座上星辰。
海岱钟元气,夔龙托后身。
由来人望久,莫讶主恩频。
自奏三千牍,今更五十春。
风霜随处历,雨露几回新。
誉籍仙曹佩,文操郢匠斤。
分符全陜地,开府大河滨。
留省司邦礼,铨曹佐国均。
云方离远岫,鸿复上秋旻。
两著东山屐,重徵渭水纶。
明时登鼎鼐,晚节识松筠。
北斗当喉舌,西台领搢绅。
从龙仍沛霭,象岳再嶙峋。
祇为酬丹扆,应难厌紫宸。
纪纲群吏肃,声教一时淳。
石砥中流柱,风清要路尘。
门无朱履客,座有布衣亲。
共味心如水,何妨鬓似银。
况逢冲圣主,全仗老成人。
尚父开周日,韦贤相汉辰。
犹閒青玉杖,却忆白纶巾。
五疏辞逾切,三秋愿始伸。
感恩宁避世,颐老欲韬真。
展转纡皇眷,从容出帝闉。
宫阶行日拜,天语赐时谆。
酒醉都门帐,花飞易水津。
廪人共白粲,台隶从朱轮。
异数优元老,休声鬯九垠。
志原暌雁鹜,名已画麒麟。
始谢人间事,还随物外宾。
安期新寄语,曼倩旧为邻。
境地烟波隔,心期鸟雀驯。
固知风后侣,本是葛天民。
先子同攀桂,他时吐获茵。
执鞭曾入洛,伏轼亦游秦。
仓卒情何渥,苍茫迹已陈。
遗孤重接待,旧事转酸辛。
自幸依高矩,谁堪怆别神。
踟蹰歌此曲,聊尔谢鸿钧。
《送御史大夫与川葛公致仕东归四十韵》【明·于慎行】赫矣皇王代,庥哉社稷臣。三朝依日月,八座上星辰。海岱钟元气,夔龙托后身。由来人望久,莫讶主恩频。自奏三千牍,今更五十春。风霜随处历,雨露几回新。誉籍仙曹佩,文操郢匠斤。分符全陜地,开府大河滨。留省司邦礼,铨曹佐国均。云方离远岫,鸿复上秋旻。两著东山屐,重徵渭水纶。明时登鼎鼐,晚节识松筠。北斗当喉舌,西台领搢绅。从龙仍沛霭,象岳再嶙峋。祇为酬丹扆,应难厌紫宸。纪纲群吏肃,声教一时淳。石砥中流柱,风清要路尘。门无朱履客,座有布衣亲。共味心如水,何妨鬓似银。况逢冲圣主,全仗老成人。尚父开周日,韦贤相汉辰。犹閒青玉杖,却忆白纶巾。五疏辞逾切,三秋愿始伸。感恩宁避世,颐老欲韬真。展转纡皇眷,从容出帝闉。宫阶行日拜,天语赐时谆。酒醉都门帐,花飞易水津。廪人共白粲,台隶从朱轮。异数优元老,休声鬯九垠。志原暌雁鹜,名已画麒麟。始谢人间事,还随物外宾。安期新寄语,曼倩旧为邻。境地烟波隔,心期鸟雀驯。固知风后侣,本是葛天民。先子同攀桂,他时吐获茵。执鞭曾入洛,伏轼亦游秦。仓卒情何渥,苍茫迹已陈。遗孤重接待,旧事转酸辛。自幸依高矩,谁堪怆别神。踟蹰歌此曲,聊尔谢鸿钧。
https://shici.929r.com/shici/yyDz6GJUF6.html
野色岚光面面新,上清楼阁俯嶙峋。
杯间月出瑶台夜,杖底云飞玉洞春。
地尽群峰开象纬,天容双屐出风尘。
从今便结羊何侣,长与名山作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