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英雄地,楼台歌舞春。
荒烟迷断础,净业忏前因。
潮长龙归钵,亭空鸟唤人。
自今依慧日,无复海扬尘。
草莽英雄地,楼台歌舞春。
荒烟迷断础,净业忏前因。
潮长龙归钵,亭空鸟唤人。
自今依慧日,无复海扬尘。
这首诗描绘了海会寺的景象,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有自然的宁静美。首联“草莽英雄地,楼台歌舞春”以对比手法,将昔日的英雄豪情与眼前的春日楼台相映成趣,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接着,“荒烟迷断础,净业忏前因”两句,通过荒烟弥漫、断础残存的景象,以及对净业的忏悔,展现了寺庙历经沧桑后的静谧与深沉,同时也蕴含着对过往因果的反思。
“潮长龙归钵,亭空鸟唤人”则进一步描绘了海会寺的自然环境,潮水涨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龙归钵、鸟唤人则赋予了这一场景以生命和活力,表现了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最后,“自今依慧日,无复海扬尘”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许,希望从今以后,海会寺能如同智慧之光般指引人们,不再被尘世的烦恼所困扰,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心灵净化的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会寺不同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历史与自然、过去与未来的深刻对话,既富有画面感,又富含哲思,是清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行人折柳楚江头,帆去帆来几日休。
飞絮不知漂泊苦,展眉谁顾别离愁。
五株彭泽清风在,千里隋堤胜气浮。
莫惜一枝临水赠,使君将解济川舟。
昨夜除书下太清,一麾千里拥双旌。
漠符出守朱轓重,越邸怀章昼锦荣。
青琐窗深传夕拜,红莲幕下得时英。
稽山寻胜穷幽窈,禹穴采书极粹精。
贺老清虚陶内景,微之惠爱浃舆情。
舍人早促还朝计,旦暮追锋柄宰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