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广遣兴五十八首·其十五》
《广遣兴五十八首·其十五》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谁把灰堆一幅张,并刀误剪半淞江。

梯山航海中流漩,绣岭花门倒影幢。

大宅火争焚宝所,无家别即孕莲邦。

石人双眼真胡越,玉箸犹输五百双。

(0)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社会变迁与自然景观交织的画面。首句“谁把灰堆一幅张”形象地比喻了战火后的废墟,如同一幅巨大的灰色画卷展开,暗示了战乱带来的破坏。次句“并刀误剪半淞江”则借并刀(古代的一种锐利工具)和淞江(上海附近河流)的意象,表达了战争对自然环境的无意破坏。

第三句“梯山航海中流漩”描绘了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冒着艰难险阻,如登山涉水、航海求生,暗指社会动荡时期人们的流离失所。第四句“绣岭花门倒影幢”则以美丽的自然景色反衬出战乱中的凄凉,花门倒映在水中,犹如幻境,更显现实的残酷。

第五句“大宅火争焚宝所”直白地描述了豪门贵族的府邸在战火中化为灰烬,宝物被焚烧,财富瞬间消逝。第六句“无家别即孕莲邦”中的“莲邦”通常指极乐世界,这里寓言战乱后人们寻求精神寄托,希望在苦难之后能重建家园。

最后两句“石人双眼真胡越,玉箸犹输五百双”以石人和玉箸象征历史的见证和财富的流失,通过“胡越”(古代泛指北方和南方的边远地区)的遥远,强调了战乱带来的深远影响。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卜算子·凉夜竹堂虚

凉夜竹堂虚,小睡匆匆醒。
银漏无声月上阶,满地阑干影。
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
不惜骖鸾弄玉箫,露湿衣裳冷。

(0)

夏日田园杂兴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
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0)

如梦令·两两莺啼何许

两两莺啼何许。
寻遍绿阴浓处。
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忺微暑。
休雨。
休雨。
明日榴花端午。

(0)

霜天晓角·晚晴风歇

晚晴风歇。
一夜春折威。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
愁亦绝。
此情谁共说。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0)

卜算子·云压小桥深

云压小桥深,月到重门静。
冷蕊疏枝半不禁,更著横窗影。
回首故园春,往事难重省。
半夜清香入梦来,从此熏炉冷。

(0)

千秋岁·北城南埭

北城南埭。
玉水方流汇。
青樾里,红尘外。
万桃春不老,双竹寒相对。
回首处,满城明月曾同载。
分散西园盖。
消减东阳带。
人事改,花源在。
神仙虽可学,功行无过醉。
新酒好,就船况有鱼堪买。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