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断行迹,落叶大于掌。
我来正凄风,抚景结遥想。
峭崖逢僧臞,空林答樵响。
饥乌啄败芦,征雁弄清吭。
俯仰会所适,心目竞飒爽。
一峰立我前,窄径聚而上。
倦欲憩松根,险思扶藤杖。
遂得造其巅,平湖贡滉瀁。
云从足底生,烟自树头敞。
始信山中人,足悟尘外赏。
后期回春姿,林木互苍莽。
蛮榼倩僮携,鼓琴矢独往。
寒山断行迹,落叶大于掌。
我来正凄风,抚景结遥想。
峭崖逢僧臞,空林答樵响。
饥乌啄败芦,征雁弄清吭。
俯仰会所适,心目竞飒爽。
一峰立我前,窄径聚而上。
倦欲憩松根,险思扶藤杖。
遂得造其巅,平湖贡滉瀁。
云从足底生,烟自树头敞。
始信山中人,足悟尘外赏。
后期回春姿,林木互苍莽。
蛮榼倩僮携,鼓琴矢独往。
这首清代诗人龚禔身的《冬日登南高峰》描绘了冬日登山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独自游历山水的心境。首句“寒山断行迹,落叶大于掌”以寒冬的寂静和落叶的凋零渲染出荒凉的氛围,暗示了登山之路的艰辛。接着,“我来正凄风,抚景结遥想”表达了诗人面对凄冷景色时的深沉思考。
“峭崖逢僧臞,空林答樵响”通过遇见瘦削的僧人和空寂的林间伐木声,传递出山中的宁静与禅意。诗人观察到“饥乌啄败芦,征雁弄清吭”,这些细节生动地刻画了自然生态,也寓含着人生的无常。
“俯仰会所适,心目竞飒爽”描述了诗人登山过程中的身心愉悦,随着海拔升高,视野开阔,心境也随之爽朗。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登顶后的壮丽景色:“一峰立我前,窄径聚而上”,以及“平湖贡滉瀁”的开阔湖面,云雾缭绕,如梦如幻。
最后,诗人表达出对尘世之外的领悟和对未来的期待:“后期回春姿,林木互苍莽”,并决定带着酒壶(“蛮榼”)和琴,独自享受这份山中之乐。“鼓琴矢独往”体现了他的超然与洒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登山的旅程,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清晨声剥啄,有客扣我扉。
车马何联翩,林壑生光辉。
嗟予久离群,屏迹甘布衣。
故人金石交,乃肯念细微。
上堂具尊酒,方圆进甘肥。
君谅笃高谊,不醉将安归。
攘攘宇宙间,以利相因依。
交游岂云少,所恨知音稀。
管鲍如可作,兹理傥弗违。
愿为双黄鹄,与子俱远飞。
职旷谢奔趋,赋诗悦情性。
如何晨夕间,适与故人并。
忆昔田园居,荒苔没深径。
读书恒闭门,永日亦闲静。
嘉树交扶疏,飞泉泻清莹。
置觞会亲友,忘言及从政。
曲步聊逍遥,澄湖月初瞑。
风波忽异时,此乐良未竟。
愧彼琼树姿,芳华蔚相映。
翰墨沾馀香,终当就高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