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乾坤正气无,碧筠苍柏岁寒孤。
强羞孰与甘蛟喙,节老何妨任骨枯。
烟袅春风晴俎豆,冰清明月照菰蒲。
移舟暂过瞻祠貌,且把新题续旧图。
谁谓乾坤正气无,碧筠苍柏岁寒孤。
强羞孰与甘蛟喙,节老何妨任骨枯。
烟袅春风晴俎豆,冰清明月照菰蒲。
移舟暂过瞻祠貌,且把新题续旧图。
这首诗描绘了露筋祠的景致,通过碧筠苍柏、春日烟袅、明月冰清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清幽的氛围。诗人以露筋祠为背景,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首句“谁谓乾坤正气无”,开篇即以反问形式,强调天地间正气的存在,引人深思。接着“碧筠苍柏岁寒孤”一句,以碧绿的竹子和苍翠的松柏在寒冬中独立的形象,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暗示了祠堂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强羞孰与甘蛟喙,节老何妨任骨枯”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强羞”(勉强羞愧)与“甘蛟喙”(甘愿承受痛苦)进行对比,表现了诗人对高尚节操的推崇;“节老何妨任骨枯”则进一步强调了坚守节操的重要性,即使年老体衰,也不应放弃自己的信念。
“烟袅春风晴俎豆,冰清明月照菰蒲”描绘了一幅春日晴朗、月色皎洁的画面,烟雾缭绕,春风吹拂,俎豆(祭祀用的祭品)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而明月则照亮了水边的菰蒲,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
最后,“移舟暂过瞻祠貌,且把新题续旧图”表达了诗人短暂访问后,想要留下自己的思考与感悟,通过新的文字来补充或延续对祠堂及其背后故事的理解与传承。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
保形保生保命,戒色戒酒戒茶。
夜气若要长在,晚食尤宜减些。
养心莫如寡欲,存诚唯是闲邪。
辨得天清地浊,吞取日精月华。
寒灰便是发焰,枯根立可生芽。
学者舍本逐末,病眼执著空花。
罔穷圣道一辙,徒诵丹书五车。
正似鍊和金矿,何殊嚼蔗吞查。
不知达人到此,元始浩劫为家。
燕坐能事毕矣,行遍海角天涯。
鉴明不受微垢,玉洁靡见纤瑕。
视轩冕如桎梏,弃财宝若泥沙。
曲江一轮秋桂,岂容雾掩云遮。
盘旋火龙水虎,和合阴汞阳砂。
真身自然腾化,驾凤高凌紫霞。
哀哉傍门小法,作用千种参差。
个个辛苦无成,白首空自悲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