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亭之地雅离群,万古悬泉一旦新。
若念农桑也如此,县人应得似行人。
符亭之地雅离群,万古悬泉一旦新。
若念农桑也如此,县人应得似行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名为《符亭二首·其一》。从这短小的四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深远的思考。
"符亭之地雅离群"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清幽脱俗的地方——符亭,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这里的“雅”字用得非常好,它既形容了环境的美丽,又暗示了一种高洁脱俗的情怀。
"万古悬泉一旦新" 这句话中,“万古”的壮阔让人感到时间的长河,而“悬泉”则是一个自然界中的奇观,给人以清新和神秘之感。“一旦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景观的惊叹和赞美,它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是古老不变的事物,也能在某一个瞬间显露出新的面貌。
"若念农桑也如此" 这里,诗人将自己的感慨转向了对劳动人民的思考。"农桑"指的是农业劳作,而“若念”则表达了一种假设和反思。如果我们把这种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思考,应用到对农桑生活的理解上,那么就会有一种全新的认识。
"县人应得似行人" 这句话中,“县人”可能指的是居住在这个地方的人们,而“应得”则是一种期待和希望。“似行人”则是诗人对于这些居民的一种美好愿景,希望他们能够像过客一样,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得新鲜感和旅行中的那种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劳动人民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哲思。它不仅仅是对一处风景的描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体现。
哲后崇化理,百行孝为先。
简扬与徵辟,一一垂青编。
班书纪蔡顺,怙恃早相捐。
寝苫值邻火,泣血号苍天。
精诚遂感格,火灭亲乃全。
泰和有周生,千载事同然。
雪焰丧厥明,毒痛尤堪怜。
嗟哉此纯孝,不愧参与骞。
卓行众所钦,义问咸昭宣。
允宜表里闬,俎豆配先贤。
善积自流庆,簪笏今蝉联。
朝从山中游,暮投山中宿。
霞烟互蔽亏,冈峦相迤属。
折阪下奔峭,衡茆响飞瀑。
皦月沉西崖,馀晖在林木。
蜻蛚阶下吟,寥寥天宇肃。
耿耿不遑寐,顾影空残烛。
心虚物役忘,静观气机复。
天鸡奏晨曦,悠然骋遐瞩。
郁郁山上松,高枝荫穷崖。
上有女萝草,缠绵自不移。
伤彼路傍花,孤生还独萎。
伊昔侍君子,熠耀阳春时。
轩车来薄薄,执手惠前緌。
死生与契阔,岂无萝与丝。
驰情在皓首,吁嗟中暌离。
思君如皎日,所顾光不遗。
一雨送微凉,千山静如沐。
萧萧松桧秋,露气多芬馥。
窈窕入前林,天籁应虚谷。
僧梵落松涛,磬声出疏竹。
陵寝压山椒,郊坛绕其麓。
郁葱佳气浮,苍翠团黄屋。
白鸟江上来,黑鹰下乔木。
日暮返重城,兹焉想薖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