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久客湖上家兄以诗见寄次韵答之》
《久客湖上家兄以诗见寄次韵答之》全文
明 / 李流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归装欲理又徘徊,三月思家只梦回。

滚滚湖头人尽去,刚刚秋半月将来。

能抛山色如眉浅,忍放歌声似玉哀。

丛桂料应难共把,登高犹及菊花开。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的《久客湖上家兄以诗见寄次韵答之》。诗中描绘了诗人久居湖畔,思念家乡之情难以自抑,只能在梦中得以短暂的回归。诗人的思绪随着湖面上的人群渐渐散去,而一轮秋月即将升起,更添了几分孤独与寂寥。

“归装欲理又徘徊”,表达了诗人想要整理行装返回家乡,却又犹豫不决的心情。这种矛盾的心理,是游子在外漂泊时常见的感受,既渴望回到熟悉的故乡,又对未知的旅途心存畏惧。

“三月思家只梦回”,点明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时间和方式。三月,春意正浓,正是万物复苏之时,也是诗人内心最渴望回归的季节。然而,现实中的他只能在梦中暂时逃离现实,回到那个充满温暖与熟悉的地方。

“滚滚湖头人尽去,刚刚秋半月将来”,描绘了一幅湖面波光粼粼、人影渐稀的景象,与即将来临的秋月形成鲜明对比。秋月的清冷与孤寂,似乎预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能抛山色如眉浅,忍放歌声似玉哀”,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山色如眉浅,象征着淡淡的忧愁;歌声似玉哀,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远方家人的深切怀念。

“丛桂料应难共把,登高犹及菊花开”,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丛桂虽美,却难以与家人共享;登高望远,尚可欣赏到菊花盛开的美景,但这份美景却无法与家人一同欣赏。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寄托了他对未来团聚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李流芳

李流芳
朝代:明   字:长蘅   号:檀园   籍贯:六浮道   生辰:1575~1629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猜你喜欢

豫章李太虚太史南还读余玉山驿舍留题既赋二绝谬相奖借复以大椿堂佳集治书见贻奖借益隆余于太史未同真独知之契也赋此驰谢

瑶缄迢递自南州,为问罗浮桂树幽。

求友和年悬两地,代兴一矢共千秋。

弥天霞绮今遥散,照乘明珠忽暗投。

安得登龙常御李,白头鼓箧抚尘游。

(0)

改席韩伯仪迎薰阁听主人弹琴

落日高楼席更移,朱阑粉堞拥参差。

山连象岭回成扆,郭带榕溪曲作池。

玉轸清商翻调古,华灯寒烬醉归迟。

知君瓜已东门熟,莫惜频频倒接䍦。

(0)

伯祥侄谒铨北上诗以别之·其一

万里从兹始,扶摇莫暂停。

老夫方窜籍,之子幸明经。

远树含斜日,孤帆起别汀。

儒冠良不误,珍重旧毡青。

(0)

归兴诗·其二十

故国松楸远,他乡雨露思。

林边三水合,云外一峰奇。

璧水馨香荐,滇云伏腊祠。

墓田犹未买,风木有馀悲。

(0)

题兰萱石供图寿朱太史元价母夫人七十

女皇炼石驱神工,三十六鼎烧天红。

中有一拳不敢炼,孤根直插蓬莱宫。

顽碧矗云何嵂崒,瞱瞱神芝三秀茁。

璚膏万斛挹天潢,泻向孤根种丹棘。

四垂六趺相新鲜,绕足丛兰春正妍。

瑶图已貌邀云笔,共献琼林第一仙。

此图云自蓬莱至,阿母曾烦青鸟使。

北堂春永已忘忧,不为执殳思树背。

天南嫠彩日缤纷,宫锦翩翩介上尊。

莫问如山并如海,且誇宜子更宜孙。

(0)

无题五首·其三

独倚疏棂暗燄飘,梦回蝴蝶恋空宵。

心如寸茧丝应结,身比春冰骨易消。

深洞桃花无去路,隔河乌鹊未成桥。

愁来剩有相思字,题破阶前万叶蕉。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