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往桃林放,淇园别样春。
翠阴风有约,嫩绿地无尘。
短笛由歌曲,疏篁对主宾。
倒骑归去也,儿女笑相迎。
不往桃林放,淇园别样春。
翠阴风有约,嫩绿地无尘。
短笛由歌曲,疏篁对主宾。
倒骑归去也,儿女笑相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田园牧歌图景。诗人以“不往桃林放,淇园别样春”开篇,巧妙地将桃花林与淇园对比,暗示了淇园之春的独特魅力,不同于桃林的热闹,这里有着别样的宁静与生机。
接着,“翠阴风有约,嫩绿地无尘”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淇园内绿意盎然、清风拂面的景象,仿佛每一缕风都与这片翠绿有着约定,带走了尘世的喧嚣,留下了纯净与和谐。
“短笛由歌曲,疏篁对主宾”则进一步渲染了淇园的氛围,悠扬的笛声在竹林间回荡,与主人和宾客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
最后,“倒骑归去也,儿女笑相迎”以生动的细节收尾,描绘了牧童倒骑牛背,满载着一天的快乐与收获,回到家中,受到家人欢声笑语迎接的情景,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家庭的温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淇园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单、和谐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出门行路难,富贵安可期。
淮阴不免恶少辱,阮生亦作穷途悲。
颠倒英雄古来有,封侯却属屠沽儿。
长安车马随轻肥,青云宾从纷交驰。
白眼向人多意气,宰牛烹羊如折葵。
宴乐宁知白日短,时时醉拥双蛾眉。
扬雄闭门空读书,门前碧草春离离。
不如拂衣且归去,世上浮名徒尔为。
知疑奸叟谤,闲与情人话。
犹是别时灯,不眠同此夜。
寒灯扬晓焰,重屋惊春雨。
应想远行人,路逢泥泞阻。
灯光照虚屋,雨影悬空壁。
一向檐下声,远来愁处滴。
楚僧话寂灭,俗虑比虚空。
赖有残灯喻,相传昏暗中。
雨声乱灯影,明灭在空阶。
并枉五言赠,知同万里怀。
百年浑是客,白发总盈颠。
佛国三秋别,云台五色连。
朝盘香积饭,夜瓮落花泉。
遥忆谈玄地,月高人未眠。
禅心如落叶,不逐晓风颠。
猊坐翻萧瑟,皋比喜接连。
芙蓉开紫雾,湘玉映清泉。
白昼谈经罢,闲从石上眠。
德士名难避,风流学济颠。
礼罗加璧至,荐鹗与云连。
尘世休飞锡,松林且枕泉。
近闻离讲席,听雨半山眠。
湘流分曲浦,缭绕古城东。
岸转千家合,林开一镜空。
人生无事少,心赏几回同。
且复忘羁束,悠悠落照中。
回环路不尽,历览意弥新。
古木畲田火,澄江荡桨人。
缓歌寻极浦,一醉送残春。
莫恨长沙远,他年忆此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