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堂密候参同火,梨枣枝繁。深锁三关。
不要樊姬与小蛮。遥知风雨更阑夜,犹梦巫山。
浓丽清闲。晓镜新梳十二鬟。
虚堂密候参同火,梨枣枝繁。深锁三关。
不要樊姬与小蛮。遥知风雨更阑夜,犹梦巫山。
浓丽清闲。晓镜新梳十二鬟。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虚堂密候参同火",暗示夜晚在寂静的厅堂中,灯火微照,犹如修炼道术时的神秘氛围。"梨枣枝繁"则象征着丰收和季节的丰富,可能暗指生活的富饶。"深锁三关,不要樊姬与小蛮",通过典故表达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摒弃,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不愿被美女或琐事所牵绊。
"遥知风雨更阑夜,犹梦巫山",透露出诗人即使身处风雨交加的深夜,心中仍怀念着如巫山神女般的梦境,寓意着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浓丽清闲"四字,既赞美了梦境的绮丽,又强调了心境的宁静。最后,"晓镜新梳十二鬟"以清晨梳妆的细节收尾,展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细腻感受,以及对自我形象的精心打理。
整体来看,这首《采桑子》以其简洁的词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和理想世界。黄庭坚的词风素以峭拔、清新著称,此作亦体现了这一特点。
吾有西山桐,厥实状如乳。
含房隐绿叶,致巢来翠羽。
外滑自为穗,中虚不可数。
轻渐曝秋阳,重即濡绵雨。
霜后威气裂,随风到烟坞。
虽非松柏子,受命亦知土。
谁能好琴瑟,种之向春圃。
始知非凡材,诸木岂予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