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构茅茨,栎柱樗作栋。
不意豫章材,一时同见送。
拓手百尺长,连轸万钧重。
斤斧欲安施,弃置因无用。
本是绝世姿,胡为与众共。
野人构茅茨,栎柱樗作栋。
不意豫章材,一时同见送。
拓手百尺长,连轸万钧重。
斤斧欲安施,弃置因无用。
本是绝世姿,胡为与众共。
这首诗描绘了对寻常之物的深刻洞察与感慨。诗人刘攽以“野人构茅茨,栎柱樗作栋”开篇,描述了一位普通人的居所,使用的是最普通的材料——茅草覆盖屋顶,栎木作为柱子,樗树作为栋梁。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与材料的选择,反映了诗人的朴素生活观。
接着,“不意豫章材,一时同见送”,出人意料地揭示了这些看似平凡的材料,其实都具有非凡的价值。豫章,即豫章木,是一种珍贵的木材,常用于制作高级家具或建筑结构。诗人在这里通过“不意”二字,表达了对这些普通材料中蕴含的不凡价值的意外发现,以及它们被一同运送到一处的惊奇。
“拓手百尺长,连轸万钧重”,进一步描绘了豫章木的尺寸和重量,强调了它的巨大与沉重,同时也暗示了运输的困难和成本。这里不仅展现了木材本身的物理特性,也隐含了对劳动与资源分配的思考。
“斤斧欲安施,弃置因无用”,面对如此巨大的木材,却因为“无用”而无法施展刀斧,表达了对资源浪费的惋惜。这里的“无用”并非指木材本身,而是指它们在特定情境下的用途未能得到恰当的发挥,引申出对社会价值判断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反思。
最后,“本是绝世姿,胡为与众共”,诗人感慨这些原本具有独特魅力(“绝世姿”)的材料,却与普通材料一同被使用,未能彰显其独特的价值。这不仅是对材料命运的感叹,也是对社会现象的隐喻,暗示了在社会中,往往那些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人或事物,反而容易被忽视或埋没。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展现了对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深入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微妙洞察,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
魏公大府司农居,园出东厢百步馀。
两朝文献子孙盛,万卷诗书兵火俱。
旧闻长老为言此,昔时相府今存几。
独此僻在沧江濆,似有神灵相其氏。
芒芒天运不可推,太息平泉草木非。
曩者大官三四叶,近者敕命犹相辉。
两园何苦事变革,松桧蚁钻惟菜麦。
冰壶水栏鸱伺鱼,芍陂稻田牛负轭。
我惭不至惊十年,岁月轮云心惘然。
亭子当江望由里,儿时忆上假山颠。
嶙峋怪石森相向,卧草同归一长叹,灵璧何年到日边。
金茎此际承天上,东家新亭花满园,珊瑚柯长海柏连。
寸田尺地百金买,看花一月人争传。
世间万事无不尔,镂石镵金安足恃。
荆丘不出二百年,桃源那得三千岁。
文章事业荖可遗,宇宙高名终古垂。
隆中草庐蜀主到,杨雄旧宅西人知。
田荒室空纷感激,操镘再过空四壁。
秪有南阳白帝城,薄夫起钦尊故迹。
长歌自作还自吟,美酒得钱须为斟。
有怀莫挂度外事,留眼坐看梅天霖。
《丘氏故园》【明·孙作】魏公大府司农居,园出东厢百步馀。两朝文献子孙盛,万卷诗书兵火俱。旧闻长老为言此,昔时相府今存几。独此僻在沧江濆,似有神灵相其氏。芒芒天运不可推,太息平泉草木非。曩者大官三四叶,近者敕命犹相辉。两园何苦事变革,松桧蚁钻惟菜麦。冰壶水栏鸱伺鱼,芍陂稻田牛负轭。我惭不至惊十年,岁月轮云心惘然。亭子当江望由里,儿时忆上假山颠。嶙峋怪石森相向,卧草同归一长叹,灵璧何年到日边。金茎此际承天上,东家新亭花满园,珊瑚柯长海柏连。寸田尺地百金买,看花一月人争传。世间万事无不尔,镂石镵金安足恃。荆丘不出二百年,桃源那得三千岁。文章事业荖可遗,宇宙高名终古垂。隆中草庐蜀主到,杨雄旧宅西人知。田荒室空纷感激,操镘再过空四壁。秪有南阳白帝城,薄夫起钦尊故迹。长歌自作还自吟,美酒得钱须为斟。有怀莫挂度外事,留眼坐看梅天霖。
https://shici.929r.com/shici/Z1q6Uwe3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