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星斗寺楼钟。门外白云封。
禅房寂寞无人伴,一湾月与五更风。
莫道销魂未也,凄凄四壁鸣虫。灯光微颤睡初浓。
今夕在山中。梦回自觉萧疏甚,听千岩万壑号松。
定有寒林虎下,明朝迹认玲珑。
满天星斗寺楼钟。门外白云封。
禅房寂寞无人伴,一湾月与五更风。
莫道销魂未也,凄凄四壁鸣虫。灯光微颤睡初浓。
今夕在山中。梦回自觉萧疏甚,听千岩万壑号松。
定有寒林虎下,明朝迹认玲珑。
这首《风入松·宿望海岭僧居》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孤寂的山中夜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夜晚的寺院、满天星斗、寺楼之钟声、门外的白云、禅房的寂静、月光与微风、四壁的鸣虫、微颤的灯光以及梦回时的萧疏感,以及次日清晨山中虎迹等元素串联起来,构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场景。
首句“满天星斗寺楼钟”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星光与钟声交织,仿佛是自然与人文的对话。接着,“门外白云封”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幽静与与世隔绝之感。禅房的“寂寞无人伴”,虽显孤独,却也映射出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专注。
“一湾月与五更风”描绘了月色与晚风的和谐共存,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态美。而“莫道销魂未也,凄凄四壁鸣虫”则通过虫鸣的声音,增加了环境的生动性,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凉意与孤独感。
“灯光微颤睡初浓”一句,将夜晚的静谧与人物的内心状态巧妙结合,灯光的微颤似乎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波动与沉思。接下来,“今夕在山中”一句直接点明了地点,强化了山中之夜的独特性。
“梦回自觉萧疏甚,听千岩万壑号松”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山中之夜的辽阔与深邃,松涛的呼啸声仿佛是自然界的低语,引人深思。
最后,“定有寒林虎下,明朝迹认玲珑”预示着次日清晨的景象,虎迹的出现不仅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山中之夜的静谧、孤独与生机,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