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厓山感兴四首·其二》
《厓山感兴四首·其二》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律诗

运当阳九古今逢,数厄胡元更倍凶。

位绍皇王应有恨,劫来天地亦旋空。

猖狂易著三忠庙,成败难禁一老翁。

欲向荒厓论往事,怒涛奇石昼号风。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的《厓山感兴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物命运的感慨。

首联“运当阳九古今逢,数厄胡元更倍凶。”开篇即点出历史上的艰难时期,将“阳九”这一古代用来形容灾祸连年的词语巧妙地融入其中,同时指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面对胡元的侵扰,情况更为严峻。这里不仅描绘了历史的苦难,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

颔联“位绍皇王应有恨,劫来天地亦旋空。”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位绍皇王”的形象,暗示了统治者在面对天灾人祸时的无力与无奈。同时,“劫来天地亦旋空”一句,既是对自然灾难的描述,也是对社会动荡、人心惶惶的隐喻,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整体状态的深刻洞察。

颈联“猖狂易著三忠庙,成败难禁一老翁。”转而聚焦于历史人物,通过“三忠庙”这一象征性的地点,纪念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而“一老翁”则代表了普通百姓,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助与坚韧。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尾联“欲向荒厓论往事,怒涛奇石昼号风。”收束全诗,诗人想要在荒凉的崖边回顾历史,却只见怒涛拍岸,奇石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一景象既是自然界的壮观,也是对历史记忆难以捕捉的象征,暗示了历史的不可逆和对过往的追忆之难。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个人命运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以及自然力量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王渐逵作为明代文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赞三十六祖颂·其十三

迦毗摩罗师,外道成正真。

了斯第一义,非故亦非新。

(0)

證道歌·其二四二

波离萤光增罪结,却把小乘文句说。

疑心到此转怀惶,莫怪经非人自拙。

(0)

證道歌·其二十二

今日分明须剖析,天临日照融光碧。

担板玄沙不许名,从古至今无影迹。

(0)

颂古九十八首·其九十五

鱼在岸时活不久,人落深渊当下亡。

川陆谁知同一性,恰如地狱与天堂。

(0)

颂十玄谈·其八玄机

回程堪作火中牛,一叶才凋万国秋。

月朗浪平无别事,此心只在朝竿头。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二法会因由分第一

祇园境最幽,太子施功周。

本心无住著,显法有来由。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