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有古爱直,公为令子孙。
驻原曾婉画,治狱辄平反。
槁落荣观尽,纡徐雅道存。
灵光洞劫火,德齿晚弥尊。
蜀有古爱直,公为令子孙。
驻原曾婉画,治狱辄平反。
槁落荣观尽,纡徐雅道存。
灵光洞劫火,德齿晚弥尊。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牟巘所作,名为《挽杨知府(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赞美一位官员的德行与才华。这位官员不仅拥有古代圣贤之爱人于民的品质,而且能够以身作则,教导子孙遵循正道。
"蜀有古爱直,公为令子孙。" 这两句表明这位官员在蜀地实行古圣先贤所倡导的仁爱之道,并将这种美德传授给后代,以此作为教育子孙的榜样。
"驻原曾婉画,治狱辄平反。" 这里描述的是这位官员在审理案件时的公正无私,他曾在原野(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方)细致入微地审视每一案件,确保每一次判决都是公正合理。
"槁落荣观尽,纡徐雅道存。" 这两句描绘了官员德行的完美与他的治理之道已经深入人心。即使是在衰败或困难的情况下,他的高尚品格依旧被人们所铭记。
"灵光洞劫火,德齿晚弥尊。"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官员在逆境中仍然坚守正道,就如同灵光能够穿透黑暗一般,他的美德在晚年更是显得尤为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品行和治理才能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官员形象的赞扬。
春来春去,潮生潮落,年年岁岁相同。
鹿耳雨晴,鲲身月上,几番变化鱼龙。
海国霸图空,剩蘋洲铺练,桃涨翻红。
吞吐江山,军声十万势犹雄。
群飞乱拍苍穹,愿杨枝入手,咒使朝东。
弱水易沉,蓬山难近,骑鲸枉候天风。
万感倚楼中,恨浪淘不到,块垒愁胸。
判作随波鸥鹭,身世托渔篷。
绕膝声疏,剩雪片、鱼倾翠蓝。
无复伴、书床镜槛,砌左窗南。
似入醉乡呼不醒,本来佛土想非凡。
上乘禅、悟到死猫头,应细参。花影暮,香已酣。
泡影灭,水空涵。叹物犹如此,人亦何堪。
白凤曾传春九九,红羊又到劫三三。
向图中、省识旧东风,新署衔。
碧窗似雾,正炉烟轻飏,屏山深闭。
镇日闲庭春寂寂,过尽养花天气。
挂柳残阳,滴蕉细雨,总是凄凉味。
病怀萧索,锦笺书就慵寄。
渐看花到将离,草成旧梦,忍把雕栏倚。
香涴苔痕红泪湿,薄暮东风又起。
有限韶华,无边愁绪,非复当时意。
一杯婪尾,趁春归去犹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