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夜诗·其一》
《子夜诗·其一》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皑皑孤城月照人,角吹一夜起烟尘。

廿年将帅恩非薄,百队貔貅气欲伸。

马踏官街惊睡犬,刀临屋角泣灵神。

黄金死士君闻否,方信冯驩用处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关战事紧张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将领的英勇。首句“皑皑孤城月照人”,以雪白的月光映照在孤城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肃杀的氛围。接着,“角吹一夜起烟尘”一句,通过军号声的响起,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战斗,烟尘四起,预示着战争的激烈。

“廿年将帅恩非薄”表明了将领与士兵之间深厚的恩情,并非浅薄,暗示了长期的共同作战使双方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百队貔貅气欲伸”则以“貔貅”这一猛兽比喻军队,表达了军队的威武和气势,欲要大展身手的雄心壮志。

“马踏官街惊睡犬,刀临屋角泣灵神”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马蹄声惊扰了沉睡中的狗,刀锋逼近时,连灵神都为之哭泣,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恐怖与破坏力。最后,“黄金死士君闻否,方信冯驩用处真”一句,借“黄金死士”之说,表达了对忠诚勇敢之士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将领智谋与勇气的肯定,冯驩的故事在这里被巧妙引用,强调了在危难时刻,真正能扭转局势的英雄人物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也歌颂了将士们的英勇与忠诚,以及智者的战略眼光,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后秋兴八首庚子十月望日·其七

麟阁今谁第一功?康侯三锡在师中。

洗兵已验军前雨,仗钺先佔梦里风。

剑负斗文芒气白,香蟠心字篆烟红。

玄浆匏脯相傒切,扶杖应怜未死翁。

(0)

后秋兴八首庚子十月望日·其六

发兵每叹白人头,况复艰危历九秋。

比景即看在内地,澜沧能免为他愁。

衣冠未许群羌僰,国士终难寄海鸥。

叹息祖宗规画远,西南容易弃并州。

(0)

后秋兴八首庚子中秋·其七

栈钟掘地报成功,王气还占牛斗中。

入日自应归出日,朔风那许竞炎风。

连云法从鳌身黑,照水神灯鱼眼红。

闲把竹书论运命,寒窗绝倒白头翁。

(0)

后秋兴八首中秋十九日,暂回村庄而作·其二

禾黍离离芦荻斜,裹头遗老问京华。

共传淮水吹商律,却指张星望汉槎。

宛转牛阑通夜柝,参差牧笛咽霜笳。

浊醪更酌邻鸡下,挂壁龙身夜吐花。

(0)

次冼政

怜君积学究三馀,壮岁名高上帝居。

司马豪华推独步,贾生才调更谁如。

浮云出岫心何在,倦鸟归巢志不虚。

从此钓台高卧稳,丈夫何事叹无鱼。

(0)

神泉为大参将钟君题四首·其二

泥沙埋自昔,嘉号得今传。

未试真风韵,那知启自天。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