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和州八公山昔年周师俘敌於此有碑屹其上》
《登和州八公山昔年周师俘敌於此有碑屹其上》全文
宋 / 吴龙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万姓丛居一弹丸,八公何在路漫漫。

中原北望已尘暗,边地秋来又枣丹。

猎猎阴风征骨乱,茫茫夜月鬼声寒。

老兵指点擒生处,岘首残碑带泪看。

(0)
注释
万姓:千万百姓。
丛居:聚集。
弹丸:形容地域狭小像弹丸一样。
八公: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人物或象征性的八位贤人。
何在:在哪里。
路漫漫:路途遥远。
中原:中原地区。
尘暗:被战尘遮蔽。
边地:边境地区。
枣丹:形容秋天的枣子红得像丹砂。
猎猎:形容风声。
阴风:冷冽的风。
征骨:暴露的尸骨。
鬼声:鬼哭狼嚎的声音。
寒:寒冷。
老兵:年老的战士。
指点:指给……看。
擒生处:俘虏的地方。
岘首:地名,岘山之首。
残碑:破损的石碑。
带泪看:含泪观看。
翻译
千万百姓聚居在这弹丸之地,八公哪里去了,路途遥远而漫长。
遥望中原已被战尘笼罩,秋季边疆又见红枣红艳。
凄厉的阴风吹过,暴露了累累白骨,寒冷的夜晚,只有鬼哭狼嚎声。
老战士指着昔日俘虏的地方,看着岘首残破的石碑,泪水涟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的沧桑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万姓丛居一弹丸,八公何在路漫漫"展现了对英雄遗迹的寻觅和对历史伟人不易寻觅的感慨。"中原北望已尘暗,边地秋来又枣丹"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时间流逝和战争带来的荒凉。"猎猎阴风征骨乱,茫茫夜月鬼声寒"中的"猎猎阴风"与"茫茫夜月"营造了一种超自然的恐怖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于战场上生命消逝的哀思。"老兵指点擒生处,岘首残碑带泪看"则是诗人通过老兵的讲述和对残破碑文的观赏,体会到历史的沉重和个人的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的描述,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充满历史沧桑、战争毁灭和个人哀思的画面。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情感,在有限的空间内勾勒出了广阔而深远的历史与心灵景观。

作者介绍

吴龙翰
朝代:宋   号:古梅   籍贯:歙县   生辰:1229—?

吴龙翰(1229—?)字式贤,号古梅,歙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吴龙翰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送哈必齐文苑佥宪浙西

五云仙佩厌朝鸡,抖擞春衣著绣衣。

陌上好花晴羃䍥,津头行客路逶迤。

杨梅佐酒火实粲,鲈鱼作脍银丝肥。

共道莫教辜负口,不知冰檗可充饥。

(0)

送苏伯修内翰南台御史

若人抱奇璞,柱史称高情。

含霜趋建业,踏雪过芜城。

奋彼澄清志,违此交友盟。

相思祝餐饭,贞哉保令名。

(0)

早发安平

露华沐脩丛,凉思浩可掬。

阳光炫遥川,热念汹相续。

驾言省民瘼,行行涉岩谷。

呶呶纷听讼,亹亹廑问俗。

伤哉无知氓,误向宪网触。

伏辜痛呼謈,冤者说拲梏。

于时嗟稍旱,禾黍未丰缛。

愧无雨随车,润泽溥川陆。

皇灵赫临照,恒负伐檀恧。

虽非于公仁,敢效俊臣酷。

(0)

登景州塔隋开皇中故迹也·其一

云梯面面礼弥陀,犹是开皇窣堵波。

诸佛慈悲竟何事,坐看十度换山河。

(0)

村居偶作

鲰生本未玷朝班,但息名心便得閒。

故友全疏惟伴佛,荒村可隐不须山。

陶潜相遇羲皇上,葛亮凭居伊吕间。

亲见将军建旗鼓,左轮几度染朱殷。

(0)

南游不遇过交甫遗佩处戏题

想像精灵隔淼漫,暮云深处佩珊珊。

明珠价贵知难赠,但乞神仙一面看。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