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饥思赈术,旰食作含哺。
阍远今如近,天高日可呼。
去郊安硕鼠,瞻屋定飞乌。
叹息穷闾贱,深劳圣主图。
年饥思赈术,旰食作含哺。
阍远今如近,天高日可呼。
去郊安硕鼠,瞻屋定飞乌。
叹息穷闾贱,深劳圣主图。
这首诗名为《旰食》,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饥荒问题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君主勤政爱民的赞美。
首句“年饥思赈术”,开篇即点明了主题——面对饥荒,思考如何实施救济措施。诗人以“思”字开头,展现了其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深思熟虑和责任感。
接着,“旰食作含哺”一句,运用了典故,描述了君主为了国家大事而废寝忘食的情景。这里的“旰食”指天色已晚仍不休息,体现了君主的勤勉与担当。“含哺”则比喻君主在处理政务时,连饭都来不及吃,形象地描绘出君主的辛劳。
“阍远今如近,天高日可呼”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君主能够迅速响应民众疾苦的期待。通过“阍远”与“近”的对比,以及“天高”与“日可呼”的想象,强调了君主与百姓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君主能够及时关注并解决民众疾苦的能力。
“去郊安硕鼠,瞻屋定飞乌”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国家的治理比作保护田间的老鼠和防止房屋倒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稳定和百姓安居乐业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问题的担忧,希望君主能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国家的安宁与百姓的福祉。
最后,“叹息穷闾贱,深劳圣主图”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底层百姓生活困苦的同情,以及对君主为改善民生所付出努力的敬佩。这两句既是对君主勤政的赞扬,也是对社会公正与和谐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公正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君主勤政爱民的崇高敬意。
羯奴祸唐室,宗社已倾危。
翠华幸西蜀,大物孰主持。
储君起灵武,事亦从权宜。
人望既有属,奸孽就诛夷。
次山忧国切,闻此喜可知。
归美颂君父,隐恶义当为。
涪翁仗正论,凛然寓刺规。
指擿心中过,并及宫闱微。
兹用春秋法,肃宗其何词。
曾无一半语,追咎元子非。
后来好事辈,往往互诋讥。
或立党同意,或费解嘲诗。
识者具眼力,理解夫奚疑。
盍观我宋朝,崖上中兴碑。
光尧再造绩,炳若日星垂。
功成体天道,退处志莫移。
神器亲付授,嗣皇犹恳辞。
数四不获命,黾勉祗受之。
饬躬备敬养,朝夕益孳孳。
君不见帝典书之盛,端由揖逊基。
二圣尽慈孝,尧舜并驱驰。
俯视于李唐,德业有醇疵。
惟馀尅复愿,天每靳其机。
孙支继述责,未有易今时。
出兵吊遗黎,孰不迎王师。
免使读颂者,怀愤徒伤悲。
《浯溪》【宋·钟兴嗣】羯奴祸唐室,宗社已倾危。翠华幸西蜀,大物孰主持。储君起灵武,事亦从权宜。人望既有属,奸孽就诛夷。次山忧国切,闻此喜可知。归美颂君父,隐恶义当为。涪翁仗正论,凛然寓刺规。指擿心中过,并及宫闱微。兹用春秋法,肃宗其何词。曾无一半语,追咎元子非。后来好事辈,往往互诋讥。或立党同意,或费解嘲诗。识者具眼力,理解夫奚疑。盍观我宋朝,崖上中兴碑。光尧再造绩,炳若日星垂。功成体天道,退处志莫移。神器亲付授,嗣皇犹恳辞。数四不获命,黾勉祗受之。饬躬备敬养,朝夕益孳孳。君不见帝典书之盛,端由揖逊基。二圣尽慈孝,尧舜并驱驰。俯视于李唐,德业有醇疵。惟馀尅复愿,天每靳其机。孙支继述责,未有易今时。出兵吊遗黎,孰不迎王师。免使读颂者,怀愤徒伤悲。
https://shici.929r.com/shici/Uzsbv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