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温汤》
《过温汤》全文
宋 / 石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骊山山下水洋洋,一勺之多解破唐。

敢告后人商鉴近,温汤今日是唐汤。

(0)
注释
骊山:古代宫殿骊宫所在的山。
洋洋:形容水流广大。
一勺之多:极言数量少,此处比喻影响力小。
解破:溶解、冲淡。
唐:指唐朝。
商鉴:借鉴、教训。
温汤:温暖的泉水。
是唐汤:意味着今天的温泉还保留着唐朝时期的特色。
翻译
骊山山脚下的水流浩荡
一勺就能溶解唐朝的辉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图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抒发了诗人特有的情感和思考。开篇“骊山山下水洋洋”一句,以动人的笔触勾勒出骊山脚下的波光粼粼的江水,给人以深邃而又开阔的感觉。“一勺之多解破唐”则透露出诗人对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一勺之水似乎蕴含着足以洞悉和打破传统束缚的力量。

接下来的“敢告后人商鉴近,温汤今日是唐汤”两句,更显露了诗人对历史智慧的追寻与借鉴。诗人鼓励后来者要深入思考和鉴赏古今之变,同时强调眼前所见的“温汤”,即现实生活中的温暖之物或温柔之情,其实质与唐代相比并无二致,暗示了历史的连续性与人性的不变。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智慧的追问和借鉴,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石介

石介
朝代: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五君咏.阮咸

仲容青云器,实禀生民秀。

达音何用深,识微在金奏。

郭奕巳心醉,山公非虚觏。

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0)

拟张籍上裴晋公

午桥庄上千竿竹,绿野堂中白日春。

富贵极来唯叹老,功名高后转轻身。

严更未报皇城里,胜赏时游洛水滨。

昨日庭趋三节度,淮西曾是执戈人。

(0)

冰壶二首·其二

说著冰壶事已非,此时消息我知微。

游云断处千山出,夕照明边一鸟归。

(0)

山中吟三首·其三

说是说非无了时,到头谁免堕危机。

满林春鸟高低语,终日不闻人是非。

(0)

秋日忆次张弟

秋风吹落叶,独客异乡心。

生计怜吾拙,穷愁念汝深。

面经三载隔,老惜二毛侵。

飘泊南飞雁,何时返故林。

(0)

西江月·其十六戊辰八月一日寿赵丞,其日社

朔旦生朝同贺,寿觞社瓮齐倾。湄湘原是小东京。

著个风流贰令。地胜岂如人胜,秋清争似官清。

双瞳炯炯鬓青青。稳上华途捷径。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