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树郁苍苍,坛前月似霜。
随风闻飒沓,坐石弄辉光。
明镜观心净,青莲听漏长。
欲知烦暑尽,兹地本清凉。
坛树郁苍苍,坛前月似霜。
随风闻飒沓,坐石弄辉光。
明镜观心净,青莲听漏长。
欲知烦暑尽,兹地本清凉。
这首诗描绘了在月光下菩提树旁静坐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宁静之美。
首句“坛树郁苍苍”,以“坛”字暗示了佛教场所,而“郁苍苍”则生动描绘出树木茂盛、绿意盎然的景象,为后续的静谧氛围奠定了基础。
“坛前月似霜”一句,将月光比作霜,既突出了月色的皎洁,也营造了一种清冷而纯净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超脱尘世的境地。
“随风闻飒沓,坐石弄辉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与月光在石头上跳跃的光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明镜观心净,青莲听漏长”,诗人将自己比作明镜,通过观察内心来达到心灵的纯净,同时又以青莲象征高洁,听漏声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知,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和对时间的深刻理解。
最后,“欲知烦暑尽,兹地本清凉”,表达了在这片清凉之地,可以摆脱炎热与烦恼,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清凉,体现了诗人在寻求精神解脱与自我超越的过程中的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和内心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宁静与清凉的精神追求。
睹尘世,人人尽总斗芳容。
衒珠珍金玉,绫罗锦乡情悰。
儿女妻孥共团聚,管弦歌舞趁时从。
没休歇,昨夜今宵,来晚重重。颙颙□□。
日常做,怎得回头省悟,深洒直待阴公。
取来恁则方忡。
千状悲颜钉心剑,百端愁思敛眉峰。
见追贴,慈番悔恨,难已藏踪。
金菊初开,银蟾渐显,新蕊皓色为俦。
绽清芳空外,素魄深秋。
便谨按中央雅致,又应当、望夜圆周。
称予家赏玩,正许邀枝,迎照琼楼。
堪餐秀色艳,好铺明卧影,两两相酬。
顿省悟灵英,玉兔因由。
馥郁盈盈,喷喷婵娟莹莹悠。
遇重阳七八,香传三岛,光满十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