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子发道中》
《访子发道中》全文
明 / 傅汝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攀山辞玉笥,辍浦问珠林。

四村流水暗,三月落花深。

岭晦行云气,沙明止岸阴。

所思若下士,被发正鸣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友人在山间行进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首句“攀山辞玉笥,辍浦问珠林”以“辞”和“问”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访友人穿越山岭、探寻路径的情景,玉笥和珠林则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神秘而珍贵的色彩。

接着,“四村流水暗,三月落花深”两句,通过“暗”和“深”这两个形容词,不仅描绘了春日里流水潺潺、落花满径的景象,也暗示了访友人深入探索、逐渐接近目的地的过程。这里的“暗”字,既指光线的昏暗,也隐含着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岭晦行云气,沙明止岸阴”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岭上的云气弥漫,似乎与行人的脚步相呼应;而沙岸的明亮与阴暗对比,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真实描绘,也象征着访友人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

最后,“所思若下士,被发正鸣琴”一句,将访友人的思绪与古代隐士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里“下士”并非贬义,而是指那些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人。被发,即披散头发,是古代文人隐居生活的一种常见形象,而“正鸣琴”则展现了他们悠然自得、寄情于琴的雅致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访友人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探索与思考,既有对美好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傅汝舟
朝代:明   字:远度   号:磊老   籍贯: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生辰:1476~1557年

傅汝舟(1476~1557年),初名舟,字远度,又字木虚,号磊老、丁戊山人等,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二九日冶城楼

且问黄花,陶令后、几番重九。

应解笑、秋崖人老,不堪诗酒。

宇宙一舟吾倦矣,山河两戒天知否。

倚西风、无奈剑花寒,虬龙吼。江欲釂,谈天口。

秋何负,持螯手。尽石鳞芜没,断烟衰柳。

故国山围青玉案,何人印佩黄金斗。

倘只消、江左管夷吾,终须有。

(0)

诸公赋翠毛笔因次韵为羊毛笔叹

髯参草卧残阳浦,拔毛竟作文中虎。

金华化石久已陈,玉署摛辞疾于羽。

醉猩耆酒少遒劲,狡兔饱霜工媚妩。

磔残鼠须肯收录,剥落鸡毛谁比数。

文章诸公多好奇,往往得名专翰府。

乃知草圣不世出,罕识公孙大娘舞。

君不见华元分羹奇祸作,糜身鼎烹竟无补。

又不见晋宫洒盐儿女曹,愤郁令人噤难吐。

物生正系遭不遭,敢向词林叹辛苦。

椽书大砚如南溟,吾其鹏乎尔鹦鹉。

(0)

八咏楼

郡古低临水,城荒早闭门。

岸沙分路细,江南带云昏。

山岂缘诗瘦,楼应厌市喧。

前朝碑尚在,半已蚀苔痕。

(0)

病目

病眸未老已昏眵,近废秋堂几卷书。

世事难看宁闭却,人生自扰正纷如。

棋声久避灯前雨,菜本犹堪月下锄。

面壁且容趺足坐,此心雅与俗人疏。

(0)

除夜·其二

挑尽寒灯岁又残,一年弹指几悲欢。

人情何啻吴江冷,世路从来蜀道难。

春酒正须今夕共,梅花并作百年看。

团栾但得吾亲健,未办生涯意自宽。

(0)

夜渴挑菜

酒醒山月欲侵楼,小摘园蔬雪满沟。

春入石炉然翠釜,涛翻银海走青虬。

十分脱出诗书味,一色本来风露秋。

莫怪诸人难与语,满腔元只烂羊头。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