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仙子.元夕》
《天仙子.元夕》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词  词牌: 天仙子

垂垂冻雨凌珠滴。阿谁唤作镫花夕。

当时有梦到今圆,孤烟幂。残膏腻。

寒山不着东风力。才领取归鸿嘹呖。

又消受残梅狼籍。人间昨日是元宵,人非昔。

天难识。明年消尽中原历。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夜的寒冷与节日氛围的变迁。"垂垂冻雨凌珠滴"形象地刻画了雨滴在寒冷中凝结成冰珠的场景,如同明珠般晶莹。"阿谁唤作镫花夕"暗示了元宵之夜灯火辉煌的场景,"镫花"即灯笼上的火花,寓意着团圆和欢乐。

"当时有梦到今圆"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孤烟幂"则渲染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气氛。"残膏腻"可能指的是燃尽的蜡烛,暗示岁月流逝,繁华不再。"寒山不着东风力"进一步强调了冬夜的严寒和东风无力改变现状。

"才领取归鸿嘹呖"借归雁的鸣叫,寓言人事的流转,"又消受残梅狼籍"则以残梅凋零象征元宵节的衰败。"人间昨日是元宵,人非昔"直接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时光荏苒,人事如梦。

最后三句"天难识。明年消尽中原历"揭示了词人的深深忧虑,预感未来的动荡不安,中原大地的安宁岁月恐将不再,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元夕为背景,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时局变迁的敏感与忧虑。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题午君丈画江渎池庐图

三曲明塘十亩莲,浮家不费买山钱。

故人若问家何处,画里如今住十年。

(0)

次韵仁先春尽日赋落花

一场如梦太悠悠,洗尽铅华不刬愁。

谁信酴醾成结局,难从鶗鴂说来由。

阑残有分依行幄,飘泊何心恋禁沟?

犹剩绿阴须护惜,年来数遍过江流。

(0)

梁格庄会葬图为余樾园题

北风吹易水,满路白衣冠。

无垢此片土,不冰馀寸丹。

纲常终古在,风义近今难。

一诀欠临穴,频揩泪眼看。

(0)

题唐拓武梁祠画像残本

烬馀纸墨尚香妍,瞑想翁何跋识年。

五季如棋谁此寿,却容老眼看云烟。

(0)

仲容别十五年矣适宰潮阳闻余过汕倍道来会感赠

渡江虚忆年时楫,布地来谋海外金。

世上沧桑浑旦暮,别来须鬓各侵寻。

造车同轨知何日?命驾兼程见子心。

欲赋閒居閒得未?板舆岁月羡君深。

(0)

沧趣楼杂诗·其五

敢嫌池渌照鬑鬑,庭树亲栽尽出檐。

障得骄阳偏碍月,故知人事不能兼。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