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江月·其一重阳再作》
《西江月·其一重阳再作》全文
宋 / 李处全   形式: 词  词牌: 西江月

窗户风薰端午,楼台月满中秋。阴晴寒暑总无忧。

几事不如重九。落帽何羞种种,看山都付悠悠。

黄花已作醉乡游。梦觉黄花在手。

(0)
翻译
端午时节,清风拂过窗户,中秋夜晚,月光洒满楼台。无论阴晴冷暖,心中总是安宁无虑。
比起其他日子,重阳节更让人向往。摘下帽子无需羞愧,欣赏山水的心情悠然自得。
在菊花盛开的重阳,仿佛已在醉乡漫游。醒来时,手中还握着那黄花的梦境。
注释
窗:窗户。
端午: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
楼台:高楼或亭台。
月满:月光圆满。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
阴晴:天气变化,阴天和晴天。
寒暑:寒冷和炎热。
重九:农历九月九日,又称重阳节。
落帽:古代重阳节有登高习俗,有时会摘下帽子以示轻松。
羞:感到难为情。
种种:形容众多。
看山:欣赏山景。
付:交付,这里指任由。
黄花:指菊花,重阳节的象征。
醉乡游:比喻沉迷于某种状态,如醉酒或梦想。
梦觉:从梦中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自得的生活景象。"窗户风薰端午,楼台月满中秋"两句,分别写出了夏末和秋中的美好时光,窗前感受着微风,楼台上赏月,展现了诗人对四季变化的细腻感受。

接着"阴晴寒暑总无忧"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豁然开朗的心态,无论是阴天还是晴天,寒冷或酷热,对于诗人来说都不足以引起忧虑。这种心境与古代隐逸之士的生活理念不谋而合。

"几事不如重九"一句,可能是在比喻某些事情不如重逢九月,或者是说在重阳节这一天来看,那些往事都不再重要。这里的"几事"和"不如"都留下了诗人丰富的情感空间。

"落帽何羞种种, 看山都付悠悠"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万物的观照与放诸自如的态度。落帽可能是指在田间劳作时不拘小节的样子,而"看山都付悠悠"则是说面对大自然,无论是山川还是景色,都能心无杂念地欣赏,尽情沉醉。

最后两句"黄花已作醉乡游。梦觉黄花在手"表达了诗人对于黄花(可能指菊花)的喜爱,以及对这种生活状态的陶醉。即使是在梦中,也还是紧握着象征这份悠然自得的黄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闲适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李处全
朝代:宋   籍贯:徐州丰县(今属江苏)   生辰:1134-1189

李处全(1134-1189)约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在世]字粹伯,里居及生卒年俱不详。徐州丰县(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处州等地方官。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处全工词,有晦庵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再用南伯韵·其一

乾坤谁整顿,世乏英雄姿。

陛下求贤切,焦劳见宵衣。

草茅岂无人,耕两钓寒漪。

如何一终星,坐视戎马肥。

(0)

道中得雨

暖律潜开四序先,土牛何处不施鞭。

道逢宿雨连新雨,人说今年胜旧年。

和气薰蒸还率土,湛恩汪濊仰高天。

甲兵一洗成丰稔,从此边陲定帖然。

(0)

闻车驾幸金陵二首·其二

暂驻金陵跸,乘时更北辕。

六军思电击,万骑耸云屯。

运协中天数,人欣太祖孙。

重恢文武境,披莽立乾坤。

(0)

次韵邵子文感春之什

海内风尘涨,人间日月忙。

鬓霜催晚景,杯蚁负春光。

闻道花成锦,空怜鸟似簧。

眼前朱墨乱,无处话愁肠。

(0)

再和

雪里寒梅岁又新,粘枝的皪已开匀。

行人邂逅先传信,枯卉逡巡欲问津。

他日调羹凭傅鼎,此时漉酒借陶巾。

粉腮红跗休轻放,醉赏从人笑伯伦。

(0)

云溪杂咏·其十一

虚舟横沼面,窗户四玲珑。

绛宇三山上,青天一镜中。

夜深杨柳月,日永芰荷风。

公退浑无事,江湖兴莫穷。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