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风薰端午,楼台月满中秋。阴晴寒暑总无忧。
几事不如重九。落帽何羞种种,看山都付悠悠。
黄花已作醉乡游。梦觉黄花在手。
窗户风薰端午,楼台月满中秋。阴晴寒暑总无忧。
几事不如重九。落帽何羞种种,看山都付悠悠。
黄花已作醉乡游。梦觉黄花在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自得的生活景象。"窗户风薰端午,楼台月满中秋"两句,分别写出了夏末和秋中的美好时光,窗前感受着微风,楼台上赏月,展现了诗人对四季变化的细腻感受。
接着"阴晴寒暑总无忧"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豁然开朗的心态,无论是阴天还是晴天,寒冷或酷热,对于诗人来说都不足以引起忧虑。这种心境与古代隐逸之士的生活理念不谋而合。
"几事不如重九"一句,可能是在比喻某些事情不如重逢九月,或者是说在重阳节这一天来看,那些往事都不再重要。这里的"几事"和"不如"都留下了诗人丰富的情感空间。
"落帽何羞种种, 看山都付悠悠"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万物的观照与放诸自如的态度。落帽可能是指在田间劳作时不拘小节的样子,而"看山都付悠悠"则是说面对大自然,无论是山川还是景色,都能心无杂念地欣赏,尽情沉醉。
最后两句"黄花已作醉乡游。梦觉黄花在手"表达了诗人对于黄花(可能指菊花)的喜爱,以及对这种生活状态的陶醉。即使是在梦中,也还是紧握着象征这份悠然自得的黄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闲适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