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觅星槎。且住为佳。张融岸上屋堪赊。
同在白鸥乡里宿,迭作邻家。有约看朝霞。
每到栖鸦。南屏寺外藕初花。
荡桨归来惊宿鹭,触破窗纱。
何处觅星槎。且住为佳。张融岸上屋堪赊。
同在白鸥乡里宿,迭作邻家。有约看朝霞。
每到栖鸦。南屏寺外藕初花。
荡桨归来惊宿鹭,触破窗纱。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湖上生活画卷。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上三舟的场景,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何处觅星槎”,开篇即以疑问引出对未知探索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寻找心灵归宿的主题。“且住为佳”则表达了对眼前美好景致的留恋和满足感。接下来,“张融岸上屋堪赊”一句,巧妙地将历史人物张融与现实场景相连,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同在白鸥乡里宿,迭作邻家”描绘了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白鸥象征着自由与闲适,与之为邻,仿佛是心灵深处的渴望得到实现。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不仅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也体现了词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追求。
“有约看朝霞。每到栖鸦”进一步展示了词人的日常生活情趣,朝霞与栖鸦,既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时间流转的象征,蕴含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通过这些细节,词人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日常琐事中蕴含的诗意的敏感捕捉。
“南屏寺外藕初花。荡桨归来惊宿鹭,触破窗纱”则是对湖上生活的生动描绘,南屏寺的静谧与藕花的初放相映成趣,荡桨归来时惊起的宿鹭,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寓意着生活的不经意间带来的惊喜。最后,“触破窗纱”这一细节,既是对生活细节的细腻刻画,也暗示了词人对生活体验的深刻感知,以及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微妙关系的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湖上三舟图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的追求。词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内心世界平静、和谐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冷泉猿啸冷泉亭下北山陲,曾见雌雄共引儿。
惯听山僧朝说法,能随木客夜吟诗。
松坡日暖人游后,蕙帐风寒鹤怨时。
惆怅遗音无处觅,竹鸡啼老野棠枝。
浙江秋涛怒挟西风势未休,滔滔何处觅安流。
青山隔岸分吴越,白浪排空混斗牛。
铁箭有灵来昨日,素车遗恨已千秋。
晚来试倚樟亭立,枫叶芦花满眼愁。
潇湘夜雨长空冥冥雨飞急,坐我扁舟浮梦泽。
湘水风生万窍号,昭潭云起千山黑。
旅魂寂历秋灯明,耳根已熟江湖声。
人生多忧亦多情,中宵白发满头生。
洞庭秋月纤云不动金波浮,玉浮万里开清秋。
青山一发渺无际,天影落镜星河流。
中流无人万籁寂,夜深往往鱼龙出。
何人长笛在扁舟,水远天长露华白。
渔村落照湘江雨歇湘山明,千村万落开新晴。
急持袯襫挂屋角,时闻款乃烟中声。
烟中日影交凌乱,晚霞一抹斜阳岸。
网得鲈鱼不入城,柳外旗亭酒堪换。
平沙落雁荒陂日落沙渚黄,新霜十里菰芦苍。
沙平水落云影薄,雁飞漠漠江茫茫。
江寒天远西风急,沙上霜晴爪痕湿。
月明不怪雁奴惊,江湖何处无矰缴。
《潇湘八景诗(录四首)》【明·明无名氏】潇湘夜雨长空冥冥雨飞急,坐我扁舟浮梦泽。湘水风生万窍号,昭潭云起千山黑。旅魂寂历秋灯明,耳根已熟江湖声。人生多忧亦多情,中宵白发满头生。洞庭秋月纤云不动金波浮,玉浮万里开清秋。青山一发渺无际,天影落镜星河流。中流无人万籁寂,夜深往往鱼龙出。何人长笛在扁舟,水远天长露华白。渔村落照湘江雨歇湘山明,千村万落开新晴。急持袯襫挂屋角,时闻款乃烟中声。烟中日影交凌乱,晚霞一抹斜阳岸。网得鲈鱼不入城,柳外旗亭酒堪换。平沙落雁荒陂日落沙渚黄,新霜十里菰芦苍。沙平水落云影薄,雁飞漠漠江茫茫。江寒天远西风急,沙上霜晴爪痕湿。月明不怪雁奴惊,江湖何处无矰缴。
https://shici.929r.com/shici/dUqaqpaHER.html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化人宫中百事无,道书一卷酒一壶;枝头黄乌听作曲,西山白云看作图。
朝爱朝暾上东岫,夕映夕阳映东牖;任他故人不通谒,任他朝事不挂口。
偶然案头余酒杯,偶然蹑履山僧来;自斟自醉当自去,礼岂设为我辈哉!
昨夜懵腾意超忽,寐时得语醒时述: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
纵能拂衣归故山,农耕社稷亦不闲;何如且会此中趣,别有生涯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