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色连修林,春晓破烟霭。
时从湖上看,偶与幽意会。
白云何娟娟,奇姿不可绘。
遐思辋川人,展卷坐相对。
观妙各有得,喧寂两无碍。
聊以物外心,参之画三昧。
黛色连修林,春晓破烟霭。
时从湖上看,偶与幽意会。
白云何娟娟,奇姿不可绘。
遐思辋川人,展卷坐相对。
观妙各有得,喧寂两无碍。
聊以物外心,参之画三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黛色连修林"和"春晓破烟霭",展现了林木苍翠与晨雾缭绕的景象,富有诗意。接着,他从湖面视角远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深邃,与内心深处的幽静相契合。"白云何娟娟"一句,运用比喻,形容白云的轻盈与姿态之美,难以用言语完全描绘。
诗人将自己置于画中,想象如唐代王维般的辋川隐士,静静地展开画卷,与画中的景色进行心灵对话。他们各自在欣赏中有所领悟,无论是画面的静谧还是动态,都与内心的喧嚣或宁静无关,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最后,诗人以"聊以物外心,参之画三昧"收尾,表达了通过画作来超脱世俗,体验艺术真谛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画为媒介,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艺术境界的追求,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远钟消断梦,又霜信、到纹窗。
有六曲屏山,四垂斗帐,重锦方床。
轻寒画眉尚懒,想留连、一线枕痕香。
无语因谁悒怏,何心重理丝簧。
花房。
空记旧周郎。
指印□鸳鸯。
悄不堪□□,暗尘绣陌,淡月幽坊。
休凭败红寄远,怕惊波、侵字不成行。
坐忆江南信息,断肠蘸甲清觞。
敛双蛾、冷雨立毡车,离思上青枫。
想天阶辞辇,长门分镜,征骑西东。
应被婵娟早误,谁遣出深宫。
鸾袖不堪绾,前事成空。
独掩琵琶无语,恨主恩太薄,泪脸弹红。
又争如汉月,深夜照帘栊。
草青青、年年归梦,算北来、应自有征鸿。
还堪笑,玉关何事,不锁春风。
独立软红尘表,远吞翠雾,平挹纹澜。
草长西垣,生怕隔断双鬟。
树梢明、夕阳未冷,菱叶静、新雨初乾。
倚阑干。
一声鹅管,人影高寒。
休寻王孙桂隐,白云鸡犬,曾识刘安。
羽扇纶巾,不知门外有人闲。
袖素手、懒招黄鹄,写碧笺、空寄青鸾。
且盘桓。
听风听雨,山川山南。
野树昏鸦归尽,素烟如练,低罩平芜。
断壁飞楼,红翠似有还无。
女墙矮、月笼粉雉,娃馆静、尘暗金铺。
问清都。
广寒仙子,别后何如。
愁予。
十年梦境,浅歌短酒,总是欢娱。
寂寞秦郎,不堪离镜照鸾孤。
记曲径、共携素手,向闲窗、频捻吟须。
怕西湖。
少年游伴,说著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