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萧萧胡马鸣,边人走尽空户庭。
黄金埋藏禾米弃,路上逐日空饥行。
子西父南弗相守,仰面看日啼无声。
生身不合属中土,自昔无时无战争。
家桑椹熟生野蛾,兔跳席箕田成坡。
一路几州皆荒废,处处战骨平草多。
传报将军杀胡虏,取得山河归汉主。
残生只愿还本乡,且免后裔有兵祸。
北风萧萧胡马鸣,边人走尽空户庭。
黄金埋藏禾米弃,路上逐日空饥行。
子西父南弗相守,仰面看日啼无声。
生身不合属中土,自昔无时无战争。
家桑椹熟生野蛾,兔跳席箕田成坡。
一路几州皆荒废,处处战骨平草多。
传报将军杀胡虏,取得山河归汉主。
残生只愿还本乡,且免后裔有兵祸。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边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首句“北风萧萧胡马鸣”,以风声和马嘶渲染出战乱的氛围。接着,“边人走尽空户庭”写出了人们逃离家园,只剩下空荡荡的房屋。诗人感慨“黄金埋藏禾米弃”,财富与粮食被忽视,路上行人因饥饿而艰难前行。
“子西父南弗相守”暗指亲人离散,无人相依,孩子们只能默默承受苦难。“仰面看日啼无声”,形象地表达了人们的无奈和悲痛。诗人感叹“生身不合属中土”,暗示自己不幸生于战乱之地,渴望和平。“家桑椹熟生野蛾,兔跳席箕田成坡”进一步描绘了田园荒芜,连动物都失去了安宁。
“一路几州皆荒废,处处战骨平草多”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毁灭性后果,尸骨遍野,满目疮痍。然而,“传报将军杀胡虏,取得山河归汉主”透露出一丝胜利的希望,但诗人更关心的是个人的归宿,“残生只愿还本乡,且免后裔有兵祸”。
总的来说,这首《废居行》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深深向往。徐照以质朴的语言,传达了对战争的批判和对和平的期盼。
病馀心事阑珊,英英润玉欣来至。
奚奴传报,马嘶门外,鹊喧檐际。
茸帽冲寒,尘襟浣雪,顿宽离思。
奈停觞语促,倚闾望久,欲留也、浑无计。
枉说灯花太喜。被春风、等闲吹碎。
春如有约,人应依旧,关河千里。
短烛心灰,归鞍目送,断魂潮尾。
但摧颓一老,殷勤执手,洒临歧泪。
万荷深处,话闲云,曾约同舟仙侣。
一叶浮香人不见,还对冷红无数。
此际江南,娟筠小簟,坐稳横塘雨。
相思赋就,画屏多少新句。
笑我尘鬓丝丝,回澜照影,花里频来去。
半枕圆波,鸥外梦、空到沙汀烟浦。
钓线垂风,吟鞯倚月,谁解留人住。
微茫雉堞,柳边愁认归路。
明日花朝矣。尚兀是、风风雨雨,把人愁死。
破屋荒鸡孤烛暗,打叠一衾乡思。
剩布被、偎侬独自。
想见故园灯火夜,向花前、暖酒谈游子。
待说起、怎生睡。骑驴十载长安市。
笑依旧、青衫短剑,劳人身世。
早岁功名都道福,赢得飘零如此。
须信道、年华弹指。
种菜箸书当早计,问金门,射策干何事。
再来者,有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