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鸟欢呼欲问名,山花含笑似相迎。
风回碧树秋声早,雨过丹岩夕照明。
雪岭插天开玉帐,云溪环碧抱金城。
悬灯夜宿茅堂静,洞鹤林僧相对清。
山鸟欢呼欲问名,山花含笑似相迎。
风回碧树秋声早,雨过丹岩夕照明。
雪岭插天开玉帐,云溪环碧抱金城。
悬灯夜宿茅堂静,洞鹤林僧相对清。
这首诗描绘了杖锡道中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首联“山鸟欢呼欲问名,山花含笑似相迎”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山鸟的欢快和山花的亲切,仿佛在欢迎旅人的到来。颔联“风回碧树秋声早,雨过丹岩夕照明”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中摇曳的碧树和雨后丹岩上洒落的夕阳余晖,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凉意的秋日景象。
颈联“雪岭插天开玉帐,云溪环碧抱金城”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引入更为壮丽的自然景观之中。雪岭高耸入云,仿佛是天然的白色帐篷;云溪环绕着碧绿的山脉,如同怀抱中的金色城堡,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尾联“悬灯夜宿茅堂静,洞鹤林僧相对清”则将视角转至夜晚,描绘了一幅静谧祥和的画面:旅人在简陋的茅屋中悬挂灯火,与洞中的仙鹤、山林中的僧侣相对,共同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清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石门迥接苍梧野,愁色阴深二妃寡。
广殿崔嵬万壑间,长廊诘曲千岩下。
静听林飞念佛鸟,细看壁画驮经马。
暖日斜明螮蝀梁,湿烟散幂鸳鸯瓦。
北方部落檀香塑,西国文书贝叶写。
坏栏迸竹醉好题,窄路垂藤困堪把。
沈裴笔力斗雄壮,宋杜词源两风雅。
他方居士来施斋,彼岸上人投结夏。
悲我未离扰扰徒,劝我休学悠悠者。
何时得与刘遗民,同入东林远公社。
韩母安人出名族,心如寒冰貌如玉。
娥眉鹤发老逾健,能全四德臻五福。
传家有子医有神,昔曾应召趍枫宸。
圣朝以孝治天下,恩赐还家从侍亲。
年逢甲子寿七秩,长生节至开瑶席。
龙脑香清兽鼎燃,驼峰味美鸾刀劈。
春云裁衣五色斑,登堂戏舞欢慈颜。
瑶池阿母献珍果,三千岁熟蟠桃殷。
凤笙龙管声相续,白雪歌传郢中曲。
萱草花前日正长,题诗好效冈陵祝。
一山有此座,胜处无胜此。
群类尽硗出,夷旷特如砥。
其脚插灵湫,敷霞面深紫。
我谓玛瑙坡,但是名差美。
城中士与女,数到不知几。
列酒即为席,歌舞日諠市。
今我作夜游,千载当隗始。
澄怀示清逸,瓶罍真足耻。
亦莫费秉烛,步月良可喜。
月皎光泼地,措足畏踏水。
所广无百步,旋绕千步起。
一步照一影,千影千人比。
一我欲该千,其意亦妄矣。
譬佛现千界,出自一毫耳。
及爱林木杪,玲珑殿阁倚。
僧窗或映红,总在蛛网里。
阒阒万响灭,独度跫然履。
恐有窃观人,明朝以仙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