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其二杜预》
《咏史·其二杜预》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旄头两度茀钩陈,黄色频年斗孟春。

长历春秋两高阁,东南填淤正肥民。

(0)
翻译
旄头两次照亮了北斗星,每年春天黄色的光芒频繁出现。
经历了春秋两代的辉煌,东南地区因为淤泥堆积而土地肥沃。
注释
旄头:古代天文中的北斗七星之一,象征帝王或国家。
茀钩陈:古代星宿名,北斗七星之一。
频年:连续多年。
孟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
长历:长久的历史。
春秋:指历史上的春秋时期。
高阁:指朝廷或高位。
东南填淤:东南地区地势低洼,积水淤积。
肥民:使土地肥沃,有利于百姓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二)》,以历史典故为题材,通过描绘“旄头”(古代星象,象征战争)两次出现在黄道(古人认为与天子气运相关)和“斗孟春”(春季北斗七星之一),暗示了战乱频仍的时局。"长历春秋两高阁"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朝廷决策高层,这里暗指朝政更迭频繁。最后,“东南填淤正肥民”则描绘出战乱导致的民生凋敝,人民生活困苦,土地荒废,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整首诗以历史隐喻的方式,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洞察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琴意诗·其一梅花三弄

《梅花》本笛曲,淡淡入我弦。

冻云残雪春乍破,一枝两枝篱边落。

喧啾野雀噪深竹,溪水无波照空渌。

阳和暗觉指下来,遥峰泼翠岚阴开,五色凤子双徘徊。

小弦急,大弦缓,冷香拂袖东风软。

袅袅冰魂吹不断,忽然鹤叫三四声。

罗浮美人梦里惊,霜天欲晓寒更清。

平生茅屋心,珠玉空自惜。

山家闭户悄无人,绿缛青苔落英积,瑶琴愔愔醉横膝。

一片孤月当窗白。

(0)

寓中元旦和元叔韵

来日春风又打头,江干重理旧羊裘。

时闻北阙方求骏,家在南山且饭牛。

年例竞趋如鹜走,人情大抵习韦柔。

柴桑幸不成蹊径,松影常依杜若洲。

(0)

桃源忆故人.访周汝寺

单衣晓怯东风冷,忽过湖波千顷。

山色倒侵溪影,一路随孤艇。

美人室远飞云迥,遥忆小堂春永。

睡起碧纱人静,隔竹敲新茗。

(0)

和白香山何处难忘酒六首·其一

何处难忘酒,年光似掷梭。

清明怜已过,春色苦无多。

席上红牙板,花前皓齿歌。

此时无一盏,争奈牡丹何。

(0)

扇上竹枝

寒梢虽数叶,高节傲霜风。

宁肯随团扇,秋来怨箧中。

(0)

题道士张湛然弹琴诗卷

峄山白桐千年枝,金星烂烂蛇蚹皮。

文光七轸蓝田玉,冰弦细绕吴蚕丝。

丹山云煖凤凰语,露草寒蛩诉秋雨。

娥英泣洒湘筠斑,迁客相逢话羁旅。

翠岩悬瀑锵琼瑶,雷霆霹雳轰层霄。

瞥波细萍游荡漾,劈空轻絮飞飘飖。

仙林唳鹤惊离别,老龙湫底吟寒月。

海门送上子胥潮,澎湃奔腾卷残雪。

羽人潇洒颜如仙,冯虚来往黄山巅。

古音净洗筝琶耳,何须更濯丹砂泉。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