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人清夜,多愁多闷输他。梦魂无计驻飞花。
展转碧阑西下。柳嫩慢萦春病,梅销暗自酸牙。
漏声千点滴窗沙。未到送春先怕。
明月照人清夜,多愁多闷输他。梦魂无计驻飞花。
展转碧阑西下。柳嫩慢萦春病,梅销暗自酸牙。
漏声千点滴窗沙。未到送春先怕。
这首清代词作《西江月·春夜》是徐灿的代表作之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景象和词人的内心感受。"明月照人清夜",开篇即以明亮的月光渲染出夜晚的宁静与清凉,为全词奠定了清新脱俗的基调。"多愁多闷输他",词人借月夜的静谧,流露出内心的愁绪和烦闷,似乎在说连月光也无法带走他的情绪。
"梦魂无计驻飞花",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梦中的魂魄也无法留住飘落的花瓣,暗示着春天的短暂和易逝。"展转碧阑西下",通过描绘词人在栏杆边辗转反侧,形象地展现了他难以入眠的焦虑。
"柳嫩慢萦春病,梅销暗自酸牙",词人将视线转向柳树和梅花,柳条轻柔地缠绕,仿佛带着春日的病态,而梅花凋零,悄然散发着酸楚的气息,寓言了词人对春光消逝的感伤。
"漏声千点滴窗沙",漏壶的声音滴滴答答,如同春雨般敲打在窗户上的沙粒,增添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未到送春先怕",词人还未真正迎来春天的离去,心中已充满对离别的恐惧和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春景和词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词人对春光易逝的深深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细腻体悟。
山深多树木,百里人民稀。
时有四五家,茅茨隔山陂。
沙田不可耕,何以禦岁饥。
门前数亩园,秪收蓬与藜。
平明出汲涧,薄暮始得炊。
童稚那敢出,但畏逢虎罴。
草黄纳晚禾,桑绿催官丝。
嗟尔远方人,辛苦谁具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