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漫川原自雪山,龙沙迢递雁门关。
千林玉树三春失,万顷琼田一钁閒。
银象难藏身外影,素娥不耐月中颜。
谁云埋没河山上,指点楼台落照间。
散漫川原自雪山,龙沙迢递雁门关。
千林玉树三春失,万顷琼田一钁閒。
银象难藏身外影,素娥不耐月中颜。
谁云埋没河山上,指点楼台落照间。
这首诗描绘了雪山之下的辽阔景象,以及雪景覆盖大地的壮丽与静谧。首句“散漫川原自雪山”,开篇即以雪山为背景,展现出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接着,“龙沙迢递雁门关”一句,通过“龙沙”和“雁门关”的形象,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到更为辽远的边塞之地。
“千林玉树三春失,万顷琼田一钁閒”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雪花覆盖的树林比作玉树,将雪地比作琼田,生动地展现了冬日雪景之美。同时,“三春失”和“一钁閒”则暗示了雪景覆盖下春天的消失和农具的闲置,强调了雪景的纯净与宁静。
“银象难藏身外影,素娥不耐月中颜”两句,通过“银象”和“素娥”的意象,继续深化了雪景的洁白与高洁。同时,“不耐月中颜”一句,以月中的素娥难以承受月光下的雪景之冷艳,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独特美感的赞叹。
最后,“谁云埋没河山上,指点楼台落照间”两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即使在雪景之下,河山之美依然存在,楼台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辉煌。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
老来风味,是事都无可。
只爱小书舟,剩围着、琅玕几个。
呼风约月,随分乐生涯,不羡富,不忧贫,不怕乌蟾堕。
三杯径醉,转觉乾坤大。
醉后百篇诗,尽从他、龙吟鹤和。
升沈万事,还与本来天,青云上,白云间,一任安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