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溪东入大江水,倏忽波涛走千里。
蛟龙移窟风雨过,濈濈遂多鲂与鲤。
结庐一向临溪津,溪明日映开青蘋。
四园集网如墙列,渔家三五为比邻。
以我远来累晨夕,为引烹鲜话畴昔。
黄头奴子手提网,布网势若千斤掷。
网沈波底初无声,举网忽闻泼剌鸣。
银刀霜剑纵横出,水族奔骇波涛惊。
须臾后网有牵动,收来颇较前时重。
竭泽而渔安可常,为命黄头且多纵。
网外脱漏仍扬鬐,网中倔强安能施。
饔人操刀向砧几,剁葱屑姜鲜羹宜。
吁嗟好生天地德,饕餮斯须亦何益!
君不闻既饱欢娱萧瑟同,杜老当时为叹息。
漕溪东入大江水,倏忽波涛走千里。
蛟龙移窟风雨过,濈濈遂多鲂与鲤。
结庐一向临溪津,溪明日映开青蘋。
四园集网如墙列,渔家三五为比邻。
以我远来累晨夕,为引烹鲜话畴昔。
黄头奴子手提网,布网势若千斤掷。
网沈波底初无声,举网忽闻泼剌鸣。
银刀霜剑纵横出,水族奔骇波涛惊。
须臾后网有牵动,收来颇较前时重。
竭泽而渔安可常,为命黄头且多纵。
网外脱漏仍扬鬐,网中倔强安能施。
饔人操刀向砧几,剁葱屑姜鲜羹宜。
吁嗟好生天地德,饕餮斯须亦何益!
君不闻既饱欢娱萧瑟同,杜老当时为叹息。
这首清代诗人汪森的《观打鱼歌》描绘了漕溪边渔民捕捞的生动场景。诗的前两句“漕溪东入大江水,倏忽波涛走千里”展现了溪流汇入江海的壮阔景象,暗示捕鱼的广阔水域。接下来,“蛟龙移窟风雨过,濈濈遂多鲂与鲤”运用蛟龙和风雨的意象,寓言捕鱼的艰辛与收获的丰富。
诗人接着写到自己的居所靠近溪边,环境宁静,“结庐一向临溪津,溪明日映开青蘋”,表现出渔村的田园风光。描述捕鱼过程时,“四园集网如墙列,渔家三五为比邻”形象地描绘了渔网密集排列的壮观场面,而“黄头奴子手提网,布网势若千斤掷”则刻画了渔夫们用力投网的矫健身姿。
捕鱼的高潮部分,“网沈波底初无声,举网忽闻泼剌鸣”通过对比静寂与突然的喧闹,写出惊喜的捕捉瞬间。“银刀霜剑纵横出,水族奔骇波涛惊”运用比喻,形容鱼儿挣扎的生动画面。随后,“须臾后网有牵动,收来颇较前时重”描述了丰收的喜悦。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过度捕捞的危害,“竭泽而渔安可常,为命黄头且多纵”,倡导适度捕捞,尊重生命。最后,“网外脱漏仍扬鬐,网中倔强安能施”表达了对逃脱鱼儿的同情,以及对自然生态的敬畏。整首诗寓教于乐,既有渔村生活的鲜活描绘,又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保护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