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对雨》
《夏日对雨》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岑寂省庐幽,诸曹吏始休。

空烟催树晚,急雨借庭秋。

暮影层波动,檐声万绠流。

缥墙明叠藓,坳径聚浮沤。

乱湿缘虚隙,微凉袭翠帱。

拙艰兼寓直,潘鬓怯搔头。

(0)
翻译
在寂静的官署中度过夜晚,各部门的官员开始休息。
傍晚的烟雾催促树木归于静谧,急骤的秋雨带来庭院的凉意。
黄昏的光影在水面层层荡漾,屋檐下的滴水声如万千绳索流淌。
透明的墙壁上映着苔藓的斑驳,弯曲的小路上积水像泡沫般聚拢。
湿气沿着缝隙蔓延,微寒侵入绿色的帐幔。
我笨拙而艰难地应对事务,年纪渐长,连梳头都感到力不从心。
注释
岑寂:寂静。
省庐:官署。
诸曹:各部门。
吏:官员。
空烟:傍晚的烟雾。
急雨:急骤的雨。
暮影:黄昏的光影。
檐声:屋檐滴水声。
缥墙:透明的墙壁。
叠藓:苔藓斑驳。
坳径:弯曲小路。
浮沤:积水像泡沫。
虚隙:缝隙。
翠帱:绿色帐幔。
潘鬓:形容年老。
怯搔头:感到梳头吃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清凉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岑寂省庐幽"一句设定了整体环境,以深远和静谧来形容居所的位置。接下来的"诸曹吏始休"则表明着官吏们开始休息,时间应该是日落之后。

"空烟催树晚"描绘出傍晚时分,林间弥漫的烟雾似乎在提醒树木也该进入夜的宁静。紧接着的"急雨借庭秋"则勾勒出了夏季的暴雨,它不仅仅是天气的变化,更是季节转换的一个象征。

"暮影层波动"和"檐声万绠流"两句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暗示着夜幕降临之际,水面波纹的细微变化以及屋檐上雨滴落下的声音。

"缥墙明叠藓"和"坳径聚浮沤"两句则描绘了庭院内外湿润后的景象,墙壁上长满了青苔,小径上积水成渠,显示出雨后世界的清新与生机。

"乱湿缘虚隙"表达了雨水渗透到各个角落,而"微凉袭翠帱"则描绘出了室内因窗户缝隙中的湿气而带来的一丝凉意。

最后,"拙艰兼寓直"和"潘鬓怯搔头"两句展示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所体会的生活感受。拙艰可能是指工作或学习上的不易,而潘鬓则是一种发髻,怯搔头则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捕捉和内心世界的描摹,展现了诗人对于夏日雨后生活的独特感受。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寄黄云原

忆昔逢君雪正飘,共趋北极望璇霄。

画楼夜永曾分局,绮陌春寒早并镳。

粤海风烟成阻绝,吴门寇盗未全消。

匣中双剑劳看拭,肯使星文久寂寥。

(0)

浮玉台呈郡伯郭公

使君神略擅南州,新筑高台壮胜游。

地脉北连形势便,海门东望印光浮。

巨鳌擎出波心石,圆峤移来郭外洲。

千古口碑应不泯,共看砥柱屹中流。

(0)

燕京上元歌·其二

山拥游鳌繫綵绳,云盘飞凤护雕棱。

中天一道风雷动,知是宫中正赏灯。

(0)

题飞舄朝天卷赠赵石楼明府入觐

翩翩仙令似王乔,入觐当年荷圣朝。

知有尚方曾赐履,想应禁苑听鸣镳。

向来一鹤名犹著,此去双凫望转遥。

好学凤栖辞枳棘,还看鹏翮上扶摇。

(0)

初秋送陈元周明府移官归善

翩翩凫舄振清秋,千里移官擅上游。

棠树春风留建水,梅花晴月照罗浮。

墨池朱沼寻坡老,勾漏朱明访葛侯。

政简元龙堪卧治,思君应在合江楼。

(0)

送直阁黎瑶石致政南还·其一

投老东归访钓游,梅花春色梦罗浮。

丝纶乍远池头凤,机事浑忘海上鸥。

避世金门怜意气,和歌玉署想风流。

江湖亦自干星象,珍重当年泽畔裘。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