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林春寂寂,宝地夜沈沈。
玄奥凝神久,禅机入妙深。
参同大块理,窥测至人心。
定处波罗蜜,须从物外寻。
珠林春寂寂,宝地夜沈沈。
玄奥凝神久,禅机入妙深。
参同大块理,窥测至人心。
定处波罗蜜,须从物外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夜场景,其中“珠林”和“宝地”暗示了一种珍贵而神秘的环境。诗人通过“寂寂”和“沈沈”两个词汇,营造出一种深远且静谧的氛围,表达了对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
“玄奥凝神久”一句,显示了诗人对于禅机的长时间冥想与领悟。这里的“玄奥”指的是深邃难测的道理,“凝神久”则表现出一种专注持久的心态,这是中国古代修行者追求的境界。
接下来的“参同大块理,窥测至人心”表明诗人不仅在自然中寻找哲学思想,而且还要深入观察和理解人类内心世界。这里的“参同”意味着类比与比较,“大块”指的是天地万物,“窥测”则是深入探究的意思。
最后两句“定处波罗蜜,须从物外寻”,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即如何达到心灵的最高境界——波罗蜜(梵语为Pāramitā,佛教中的六度之一,代表着智慧和完美)。诗人指出,这种精神状态需要在日常事物之外去寻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内省与哲思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禅理、宇宙和人类心灵深处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