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徭役赖公轻,道路犹闻播颂声。
爱士真如亲子弟,盖棺仍是老书生。
剔除奸佞徵风骨,酝酿文章见性情。
宾客梁园遗爱在,岂徒下吏泪痕倾。
中州徭役赖公轻,道路犹闻播颂声。
爱士真如亲子弟,盖棺仍是老书生。
剔除奸佞徵风骨,酝酿文章见性情。
宾客梁园遗爱在,岂徒下吏泪痕倾。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洵佳对边润民制军的哀悼之作,通过描绘边润民在任期间的政绩与品德,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
首联“中州徭役赖公轻,道路犹闻播颂声”开篇即高度赞扬了边润民在治理中州时减轻徭役,使得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其政绩广为传颂,深入人心。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边润民的执政能力,也体现了他深受民众爱戴的一面。
颔联“爱士真如亲子弟,盖棺仍是老书生”进一步刻画了边润民对待人才的态度,如同爱护自己的子弟一般,对士人充满爱护之心。即使在他去世后,仍保持着书生的本色,彰显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颈联“剔除奸佞徵风骨,酝酿文章见性情”则揭示了边润民在政治上的正直与智慧。他敢于清除奸佞之臣,维护公正,同时在文学创作上展现出真挚的情感和个性,体现了其多才多艺的一面。
尾联“宾客梁园遗爱在,岂徒下吏泪痕倾”以边润民去世后,宾客们对他的怀念之情作为结语,不仅表达了对边润民去世的哀痛,也强调了他在生前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以及人们对其品德与功绩的长久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润民生平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高尚的人格品质以及对社会的深远影响,表达了诗人及民众对他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尊酒相逢,笑同是、旧日天涯行客。
花气轻浣兰襟,琵琶泪无迹。
秋正悄、疏灯自落,风潇洒、桂华流席。
截竹吹云,抽刀断水,天地宽窄。
且休问、吴国当年,甚湖里宇宙夜深觅。
都向藕花多处,似桃源尘隔。
清事满、闲身又好,度冷香、写上词笔。
只怕传过江南,那人相忆。
王风委草,骚赋怨兰,危弦思苦谁说。
坐对素秋摇落。芳菲与鹈鴂。吟壶永、双练发。
悄未觉,翠销红歇。镇闲写,解带披襟,满座香发。
长恨付梨园,似锦湖山,南渡最凄咽。
况是泪枯啼宇,冬青更愁绝。斜阳事,人世别。
怎料理、此间情切。画图展、后视如今,何处风月。
抚清琴,钻故纸,相伴镇怜汝。
拂拭盘龙,珍重淡眉妩。
绿窗对影伶俜,蔘苓味好,道都是、檀奴心苦。
虎山路。料应绿遍垂杨,和烟万千缕。
是汝乡关,是我旧游处。
恁时重繫兰桡,红牙按拍,为低唱、酒边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