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桃花一段春。移舟洞口祗逡巡。
路迷惆怅在风尘。
俗客自伤难换骨,仙源谁许易通津。
始知薄福是渔人。
流水桃花一段春。移舟洞口祗逡巡。
路迷惆怅在风尘。
俗客自伤难换骨,仙源谁许易通津。
始知薄福是渔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流水桃花一段春”开篇,巧妙地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之美融入其中,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桃源世界。接下来,“移舟洞口祗逡巡”,通过动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流连忘返,同时也暗示了探索与发现的旅程。
“路迷惆怅在风尘”一句,不仅描绘了行走在尘世中的迷茫与无奈,也暗含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感叹,即使身处美丽的自然之中,也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和内心的困惑。
“俗客自伤难换骨,仙源谁许易通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借“俗客”之口,表达了对自身无法达到更高精神境界的自我反思,同时也对“仙源”的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深深的向往。这里的“换骨”和“通津”分别象征着精神的升华与通往理想世界的途径,但它们对于“俗客”而言,似乎遥不可及。
最后,“始知薄福是渔人”一句,以渔人的身份自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在诗人的视角中,渔人虽看似平凡,却可能拥有接近自然、享受宁静生活的福分,这与诗人在尘世中的挣扎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发了对人生价值和幸福定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结缆兰香渚,柴车上连冈。
晏温值初霁,去绕山河长。
献岁冰雪尽,细泉生路傍。
行披烟杉入,激涧横石梁。
层阁表精庐,飞甍切云翔。
冲襟得高步,清眺极远方。
潭嶂积佳气,荑英多早芳。
具观泽国秀,重使春心伤。
念遵烦促途,荣利骛隙光。
勉君脱冠意,共匿无何乡。
退食鹓行振羽仪,九霄双阙迥参差。
云披彩仗春风度,日暖香阶昼刻移。
玉树笼烟鳷鹊观,石渠流水凤凰池。
时清执法惭无事,未有长杨汉主知。
夷落朝云候,王正小雪辰。
缅怀朝紫陌,曾是洒朱轮。
气耿簪裾肃,风严刻漏频。
暗飞金马仗,寒舞玉京尘。
豸角随中宪,龙池列近臣。
蕊珠凝瑞彩,悬圃净华茵。
帝泽千箱庆,天颜万物春。
明廷犹咫尺,高咏愧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