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何意忽相招,转尽苍崖更渡桥。
怪石似将凌傲岸,凋林偏与对萧条。
独行幽谷惟闻鸟,欲问前峰偶值樵。
疑隐此身须早计,莫令桂树叶先飘。
白云何意忽相招,转尽苍崖更渡桥。
怪石似将凌傲岸,凋林偏与对萧条。
独行幽谷惟闻鸟,欲问前峰偶值樵。
疑隐此身须早计,莫令桂树叶先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首句“白云何意忽相招”,以白云的突然出现,引出对自然界的探索与好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引人入胜的氛围。接下来,“转尽苍崖更渡桥”则通过行进中的动态变化,展现了探索过程中的艰难与坚持。
“怪石似将凌傲岸,凋林偏与对萧条”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怪石的傲然独立,另一方面则通过凋零的树林,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气氛,两者相互映衬,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情感深度。
“独行幽谷惟闻鸟,欲问前峰偶值樵”则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探索的主题,通过“独行”与“惟闻鸟”的描写,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而“欲问前峰偶值樵”则在寻求指引的同时,也暗示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疑隐此身须早计,莫令桂树叶先飘”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思考与忧虑,既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又隐含着对人生选择的深思熟虑,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