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暝色将秋至,海上长风送月来。
何处无人识东所,夜分楼上了馀杯。
天边暝色将秋至,海上长风送月来。
何处无人识东所,夜分楼上了馀杯。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次韵张廷实东所寄兴见寄(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天边暝色将秋至”以淡淡的暮色渲染出秋天将近的氛围,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接着,“海上长风送月来”描绘了海面上清风徐来,伴随着一轮明月升起,为夜晚增添了静谧与神秘感。
“何处无人识东所”表达了诗人对东所(可能是一个地方或友人聚会之处)的怀念,以及对知音的理解和共鸣。最后一句“夜分楼上了馀杯”,写在深夜时分,诗人独自登楼,回味着与友人的相聚,举杯共饮的情景,流露出淡淡的孤寂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友情怀旧的独特感受,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纨扇秋初,暗丛飐、三五乱萤。
开帘望、迢迢河汉,依约双星。
波际鸳鸯清露冷,楼头鳷鹊断云横。
正高梧、飘叶堕银床,心暗惊。湘江瑟,缑岭笙。
引虚籁,带愁听。悄烛支长漏,玉簟凉生。
枕角留仙无梦到,烛花垂泪待天明。
满空阶、如和懊侬词,蛩又鸣。
春空梦寂。又一帘翠羽,香绣苔迹。
换了年韶,依旧伤心,怕过踏青时节。
天涯不恨无芳草。恨去马、玉鞭飞疾。
盼画堤、柳眼多情,只是少年堪惜。蘋迹丝风袅袅。
縠纹起、绉水都似愁碧。
天远青山,人远青楼,怅望暮云无色。
罗窗便有销魂意,奈薄暝、絮烟堆积。
待十年、杜牧重来,鬓影也应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