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全文
金 / 元好问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0)
注释
人鬼:指三峡中的南鬼门,北人门。
钱塘八月:指钱塘江八月十八日最盛大的潮水。
尘寰(huán):尘世。
溃:洪水旁决日溃。
一峰:似指中神门,因前皆言“人鬼”重关。
或言指砥柱山,即中流砥柱。
危巢:悬崖高处的鸟巢。
鹄:水鸟名,俗称天鹅。
杳:此指高远。
秘神奸:词中神奸指种种善恶神奇之物。
佽飞:汉武官名,掌弋射鸟兽。
一云即做非,周代楚国勇士,曾渡江,两蛟夹舟,非拔剑斩蛟而得脱。
骑鲸客:指豪勇之士。
挝:敲击。
银山:代指涛头。
张继《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万叠银山寒浪起”。
翻译
黄河之水似乎是从天上而来,黄河之险让人鬼都要俯瞰而欲过不敢。大风起时,波涛汹涌,怒浪滔天,飘飞的浪花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黄河水所掀起的水浪高过那吕梁山,水浪声势之状可比那八月的钱塘潮,横空之下,一洗尘寰。黄河水浪冲斥万象,但是中流的砥柱山面对滔天巨浪,却依旧气定神闲。
砥柱山之高峻,如那危巢,难以攀援。人间有这样的险处有何用呢?原来是为了测辨忠奸。无须“燃犀下照”看水下美景,也不必像做飞用力拉弓,便可力挽狂澜。呼唤那个骑鲸客,击着鼓飞过银山。
鉴赏

这首诗是元好问的《水调歌头·赋三门津》,描绘了黄河三门峡的壮丽景象和深沉历史感。首句“黄河九天上”以夸张手法展现黄河源头的高远,接下来通过“人鬼瞰重关”暗示其地势险峻。诗人运用比喻,将黄河比作吕梁山的千仞峭壁和钱塘江的八月怒潮,形象地描绘出其气势磅礴。

“直下洗尘寰”表达黄河水势之大,能涤荡世间尘埃,而“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则写出黄河奔腾中,唯有山峰依然静立,象征着自然力量与静谧的对比。

下片转向对三门峡险峻的感慨,“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描绘了险峻的山势难以攀登,暗含人世间的艰难与神秘。诗人质疑人类为何要在此设险,进而引申到揭示历史秘密和人性善恶的主题。

最后,诗人以神话传说中的勇士形象——燃犀者和佽飞,以及骑鲸客来象征力量和智勇,表达对掌控自然、抵挡灾难的渴望,呼唤英雄人物来驾驭这股狂澜。

整体上,这首诗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黄河三门津的壮观景象,同时融入了哲理思考和历史寓意,展现了元好问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历史观。

作者介绍

元好问
朝代:金

猜你喜欢

怀醉愚翁·其二

死者不复生,知己难再得。

所以伯牙琴,破之不自惜。

落月转林坳,惊鹘堕如掷。

入室聊就眠,蛩语闻四壁。

(0)

李陵泣别图

黄云黯将暮,白日寒无晖。

送客度河梁,惆怅难别离。

代马虽善行,按辔姑迟迟。

初心孰予察,后罪甘诛夷。

君老既堪去,我及无家归。

阳春满皇都,长负平生期。

(0)

二十一日饯别周子林毛节靖诸贤良就和

天书催召莫淹留,击节高歌送远游。

夜月千杯桑落酒,春风万里木兰舟。

早分厚禄娱亲寿,莫为啼鹃动客愁。

行缀朝班锵玉佩,正当春色满皇州。

(0)

田居

我生非匏瓜,于世可无食。

躬耕实所慕,戮力归稼穑。

当春土脉动,农事满阡陌。

晨兴负耒去,日入弗遑息。

我苗今已长,我耕有馀隙。

斗酒劳近邻,只鸡饷过客。

人生但如是,亦足慰平昔。

此意谁复知,千载惟沮溺。

(0)

题陈敬初小丹丘

遥遥念乡县,晚志重仙灵。

结搆避公馆,卧游资赤城。

澜漫泉涌渠,合沓云翼棂。

峭崿天末起,飞流户外清。

山川隔旧赏,庭院畅新情。

静有幽事悦,动无尘虑萦。

何必践台岳,兹道可长生。

(0)

游雅山寺

上方殊胜地,长者给孤园。

挂壁袈裟净,生阶秀草繁。

楼光凝晚照,树色映前村。

法食干戈际,真知象教尊。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