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一水涨晴波,风飏轻帆薄似罗。
莫讶小舟如一叶,载愁还比载人多。
盈盈一水涨晴波,风飏轻帆薄似罗。
莫讶小舟如一叶,载愁还比载人多。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邗江道中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
首句“盈盈一水涨晴波”,描绘了一幅春水初涨、阳光照耀下的清澈水面,水波荡漾,显得格外明亮和生机勃勃。这里的“盈盈”二字,不仅形容了水的丰盈,也赋予了水以女性般的柔美和灵动,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充满活力的氛围。
次句“风飏轻帆薄似罗”,则将视线转向了远处的船只。微风吹动着轻薄的船帆,如同轻纱般飘逸,与周围的景致相映成趣。这里通过“薄似罗”的比喻,既表现了帆布的轻盈质感,又暗示了春天的温暖和轻柔,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后两句“莫讶小舟如一叶,载愁还比载人多”,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在这样的背景下,小舟仿佛成了承载情感的载体,无论是愁绪还是人,似乎都能被它轻松承载。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载愁”与“载人”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愁绪的沉重与复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春日江景图,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体现了清末文人在面对自然与人生时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断烟离绪。
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
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1]西风雨。
纵玉勒,轻飞迅羽。
凄凉谁吊荒台古?
记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
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断阕经岁慵赋。
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
早白发、缘愁万缕。
惊飙从乌纱去。
漫细将、茱萸看,但约明年,翠微高处。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
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
幽云怪雨。
翠萍湿空梁,夜深飞去。
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
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慳会遇,同翦灯语。
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
霜红罢舞。
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
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