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初晴,帘半捲。叠损罗衣金线。绡幌碧,粉屏空。
灯花结碎红。思无穷,情未了。一炷后庭香袅。
春如剪,雨如丝。风摇夜合枝。
雨初晴,帘半捲。叠损罗衣金线。绡幌碧,粉屏空。
灯花结碎红。思无穷,情未了。一炷后庭香袅。
春如剪,雨如丝。风摇夜合枝。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更漏子·闺情》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在雨后初晴夜晚的画面。"雨初晴,帘半捲",写出了环境的清新与宁静,女子轻轻卷起窗帘,让湿润的空气和些许阳光透入室内。"叠损罗衣金线",暗示了女子的闲适与细致,对衣物的呵护也反映出她内心的细腻情感。
"绡幌碧,粉屏空",透过薄纱帷幔,可以看到碧色的背景,而白粉屏上空无一物,只有寂寞与期待。"灯花结碎红",灯芯结出的红色火花,象征着女子独坐灯下,思绪纷飞,时光悄然流逝。
"思无穷,情未了",表达了女子内心深处的绵绵情思,无法自已。"一炷后庭香袅",点燃的香烟袅袅上升,增添了室内的寂静与幽深,也暗喻着女子对远方之人的思念。"春如剪,雨如丝",春天的景色被比喻为剪裁般的精致,细雨则如丝般缠绵,烘托出女子对春雨的敏感和对季节变迁的感触。
最后,"风摇夜合枝",微风吹动着夜合花,仿佛在低语着无尽的相思,将闺中女子的孤独与期盼之情推向高潮。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在静谧夜晚的闺中情怀,展现了清丽婉约的闺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