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岸分流景。连阁催新暝。
一带清溪,未晓游人心性。趁汐归船,摇语波无定。
月华风意谁领。暮云凝。顾望天去迥。
江花睇蛾曾凭。濯粉池妆,最是晚秋难整。
甚日归来,愁又歌同病。离怀长恁凄冷。
断岸分流景。连阁催新暝。
一带清溪,未晓游人心性。趁汐归船,摇语波无定。
月华风意谁领。暮云凝。顾望天去迥。
江花睇蛾曾凭。濯粉池妆,最是晚秋难整。
甚日归来,愁又歌同病。离怀长恁凄冷。
这首诗名为《碧牡丹》,作者陈洵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诗中描绘了一幅夜晚江边的画面,断岸两侧的流水在夜色中分道而流,阁楼的影子映照在清溪上,催促着新的一轮黄昏降临。诗人独自漫步溪边,欣赏着未明的月光和波动的水面,心中涌动着淡淡的离愁。乘着潮汐归来的船只,摇曳的波光与语声都显得飘忽不定,诗人感叹无人能共享这份月华和风意。
江面上,暮云凝聚,天空显得遥远。诗人抬头望去,不禁想起远方的亲人或朋友,曾经共同倚靠江花,欣赏蛾眉般的美景。此时,正值晚秋,江花凋零,如同女子的妆容难以整理,诗人感慨何时才能重逢,共同面对生活的愁苦。
最后,诗人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离怀之愁让他的心境始终凄冷。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年文人墨客的离情别绪。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