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声春渐长,烟雨春薄暮。
风光不长妍,如客暂时寓。
芸芸物争时,天地有常度。
我行睹大河,黄流日东骛。
喟然欲乘桴,莽不见洲渚。
张侯但饮酒,无用恨羁旅。
十年富贵子,今作一丘土。
鸟声春渐长,烟雨春薄暮。
风光不长妍,如客暂时寓。
芸芸物争时,天地有常度。
我行睹大河,黄流日东骛。
喟然欲乘桴,莽不见洲渚。
张侯但饮酒,无用恨羁旅。
十年富贵子,今作一丘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感春五首(其四)》,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感慨,展现出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首句“鸟声春渐长,烟雨春薄暮”,以鸟鸣声和蒙蒙烟雨描绘出春天逐渐浓郁的气息,傍晚时分更显朦胧之美。接着,“风光不长妍,如客暂时寓”表达了自然景色虽美,但终有消逝之时,如同过客暂居,寓意人生短暂。
“芸芸物争时,天地有常度”进一步强调万物生长遵循自然规律,而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并非永恒。“我行睹大河,黄流日东骛”以黄河水东流不息比喻时光流逝,诗人感叹自己无法阻止岁月的匆匆。
“喟然欲乘桴,莽不见洲渚”表达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奈,想要随波逐流却找不到方向。“张侯但饮酒,无用恨羁旅”借朋友张侯借酒消愁,暗示自己也难以摆脱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十年富贵子,今作一丘土”以富贵人家的衰败为例,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慨和对命运的沉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通过春天景象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命运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