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康熙閒无为州僧曰修学死而其身不坏其徒涂以金奉于所居三官庙舟过瞻之作诗》
《康熙閒无为州僧曰修学死而其身不坏其徒涂以金奉于所居三官庙舟过瞻之作诗》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是身一尘垢,与物孰为亲。

有迹与无象,二者孰为真。

借问此比邱,方其阅世辰。

杳乘六气辨,万汇同一钧。

纵复随化往,存者犹日轮。

何为累一蜕,长托玆川津。

万劫一刹那,久暂固已均。

不以去为快,不以存为珍。

见者自分别,何足议至神。

连朝卧小艇,了不见异人。

蹑屣谒导师,默与扣净因。

推测可与否,定知师不嗔。

出门纵鸣橹,烟雾江泯泯。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姚鼐创作,名为《康熙閒无为州僧曰修学死而其身不坏其徒涂以金奉于所居三官庙舟过瞻之作诗》。全诗通过描述一位僧人死后身体不腐的现象,以及诗人对这一现象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对生命、死亡、存在本质的深刻探讨。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是身一尘垢”与“与物孰为亲”相对比,探讨了个体与万物的关系;“有迹与无象,二者孰为真”则引出对存在形式的思考,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存在的本质。诗人借僧人之口,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永恒的辩证理解:“万劫一刹那,久暂固已均”,强调了时间的相对性和生命的普遍性。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如“连朝卧小艇,了不见异人”,以及与导师的对话,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通过“蹑屣谒导师,默与扣净因”,表现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以及对“推测可与否”的深思熟虑,最终表达了对导师的理解与尊重:“定知师不嗔”。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生死、存在、精神追求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端午日赐观击毬射柳诗

梅雨呈新霁,祥云绕帝基。

节临端午日,世际太平时。

阊阖开金殿,鸾舆出玉墀。

龙颜亲阅武,虎士竞奔驰。

月杖挑花露,星毬映綵旗。

弯弓驱雾鬣,飞镞剪杨枝。

得巧摐金捷,争剽伐鼓迟。

人誇周道盛,班列汉宫仪。

补报惭无术,观瞻颂有诗。

文脩兼武备,四海乐雍熙。

(0)

响雪阁

绮窗阿阁赤山湄,想像凭阉点笔时。

帘卷春波尘寂寂,歌传石濑响迟迟。

清斋每忆桃花米,素扇争题杨柳词。

日夕汀洲聊骋望,沣兰沅芷正相思。

(0)

寿陈徵君

李卫学书称弟子,东方大隐号先生。

(0)

别张丰村依赠行原韵

庭闱万里隔重关,省觐宁知惨客颜。

冰合马嘶杨柳渡,月明人过桦皮山。

直因温清离乡国,不是周流好辙环。

安得回天君有力,金鸡早放老亲还。

(0)

送白翁大司农先生荣归

节钺亲持静碧流,东来祲气一时收。

丹心自许三朝顾,黄发偏深四海忧。

秋月春花饶咏啸,清泉白石恣夷犹。

休言归卧云林久,袛恐蒲轮只尺投。

(0)

拙句赠大司农白阳毕老公祖得请荣归·其二

周南旋旆指三齐,霜落丹枫叶满溪。

江上同人吾老矣,天涯游子赋归兮。

急流自昔臣邻重,姱节重烦御墨题。

黄发向来堪顾问,征书东下莫言稽。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