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松何童童,独立难可群。
岁暮倚冰壑,偃蹇凌苍云。
脩标有远荫,直干无曲文。
匠氏苟不遗,宁避斧与斤。
古松何童童,独立难可群。
岁暮倚冰壑,偃蹇凌苍云。
脩标有远荫,直干无曲文。
匠氏苟不遗,宁避斧与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松树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树坚韧不拔、独立不群的品格。诗人以“古松”为题,赋予了松树以生命和精神力量,将其视为自然界的强者。
“古松何童童,独立难可群。”开篇即以“童童”形容古松的茂盛与生机,强调其独立于世,不与群木为伍的特性。这种独立性象征着个体的独特性和坚定的自我意识。
“岁暮倚冰壑,偃蹇凌苍云。”进一步描绘了松树在严冬时节,依然屹立于冰冻的山谷之中,其枝条弯曲而上,直指苍茫的云霄。这不仅展示了松树的耐寒能力,更体现了其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不屈。
“脩标有远荫,直干无曲文。”“脩标”指的是松树高耸的树梢,“远荫”则暗示其为周围生物提供了广阔的遮阴空间。“直干无曲文”则赞美了松树挺拔的树干,没有一丝弯曲,象征着正直和纯洁。
“匠氏苟不遗,宁避斧与斤。”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松树价值的认可,即使是最优秀的工匠也不应轻易放弃,因为松树的价值在于其材质的珍贵和用途的广泛,无论是作为建筑材料还是其他用途,都不可或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松的描绘,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也寓意了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正直和高尚的品质。
君不见蓬莱方丈三韩东,上有飞楼涌阁何穹崇。
始知九州更在赤县外,弱水不与人间通。
赤麟伏可扰,白凤驯可笼。
瑶草四时碧,桃花千岁红。
卢敖一去已无迹,燕齐弟子徒相从。
铁厓老人有仙骨,七十复向云间逢。
高台剪断一曲幽,绝境银河倒挂双玉虹。
自非夸娥之神徙,其处安得缩地如壶公。
读书已去神禹穴,献赋不到明光宫。
麻姑相遇急洒扫,有酒莫使金樽空。
酒酣更呼双童为我歌,小海铁笛雷怒来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