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国兴贤,黉宫课试。书生事业从今始。
铨衡当道有司明,吹嘘送上青云里。
赋要凌云,文如翻水。八音五色惊童稚。
时人莫作等闲看,丹墀独对应如是。
郡国兴贤,黉宫课试。书生事业从今始。
铨衡当道有司明,吹嘘送上青云里。
赋要凌云,文如翻水。八音五色惊童稚。
时人莫作等闲看,丹墀独对应如是。
这首元代词人洪希文的《踏莎行·示观堂》描绘了一幅学子奋发向上的图景。"郡国兴贤",体现了朝廷对地方人才的重视,"黉宫课试"则展示了学子们在学校的勤奋学习。"书生事业从今始",表达出他们即将踏上人生新阶段的期待。
"铨衡当道有司明,吹嘘送上青云里",比喻官员公正选拔,学子有望得到提升,犹如飞升青云。接下来的"赋要凌云,文如翻水",运用生动的比喻,赞美学子们的才情横溢,文章如江河奔腾,令人惊叹。
"八音五色惊童稚",形容文章丰富多彩,足以吸引孩童和成年人的注意。最后以"时人莫作等闲看,丹墀独应对如是"告诫人们,这些才华不是寻常可比,应给予高度重视,因为这样的才子在朝廷中将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整体来看,这首词既赞扬了学子们的才情,也寄寓了对他们的期望与鼓励,语言生动,意境深远。
自然之道,禀根元、真正精神圆聚。
一点灵光无内外,明彻辉通玄户。
寂淡偏宜,贫闲最好,物外逍遥处。
长长不昧,湛然神室常住。
无论妙奥难穷,须凭慷慨,认把元阳固。
搜取天真勤锻炼,触处般般回顾。
火里莲生,山头焰灭,端的缘相遇。
风仙重会,共游三岛云路。
佳丽地。寂寞涛响空城,草深荒垒。
龙飞凤舞山神,宛然不复,当时王气。
西湖外,缺岸断桥冷落,几湾烟水。
画船总有笙歌,向甚处,有垂杨可系。
遍野离离禾黍,月观风亭,杳无遗址。
惟有两峰南北,在夕阳里。因思当日,翠辇尝南驻。
二百年、生民同乐,楚中歌舞。一自重华去。
算几□曾经瘦,不似如今最。
辽鹤倘重归,到东门市。怎知城郭,也应非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