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文丞相六歌·其一》
《和文丞相六歌·其一》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我忆三宫幸朔方,天颜皴黑鬓发黄。

鬼风尖尖割肌肉,惊沙扑损龙衣裳。

群黎命死北魔手,世界缺陷苦断肠。

小臣翅短飞未得,望破痴眼愁更长。

呜呼一歌兮哀以伤,白日无光天荒荒。

(0)
鉴赏

这首诗《和文丞相六歌(其一)》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与哀悼,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首句“我忆三宫幸朔方”,开篇即点明了回忆的主题,似乎是在追忆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特别是与北方相关的情景。“天颜皴黑鬓发黄”一句,运用形象的描绘手法,将君主的形象刻画得生动而悲凉,反映了岁月的沧桑与权力的衰败。“鬼风尖尖割肌肉,惊沙扑损龙衣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与残酷,仿佛是自然界的愤怒,也象征着社会的动荡与战争的无情。“群黎命死北魔手,世界缺陷苦断肠”则揭示了人民的苦难与牺牲,以及这种苦难对世界的深远影响,表达了诗人对无辜生命的同情与对不公的愤慨。“小臣翅短飞未得,望破痴眼愁更长”将个人的无力感与绝望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暗示了对更高力量的渴望与依赖。“呜呼一歌兮哀以伤,白日无光天荒荒”以强烈的感叹和哀伤的情感收尾,表达了对逝去时代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现实状况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语言凝重而富有感染力,情感真挚而强烈,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浣溪纱.题桃花扇传奇后

南部烟花赛六朝。江山佳丽美人娇。

风流公子此魂消。

画戟宁南通旧好,灵旗阁部缔新交。

忠魂两地待君招。

(0)

南乡子

烟月满渔村。一道飞书下九阍。

圣主临轩初试日,逡巡。白发青衫谒至尊。

隐矣又焉文。归去空留土木身。

何意片词亲简自,枫宸。九死从今总负恩。

(0)

烛影摇红.上元

薄醉垂鞭,宝坊才转疑飞坠。

一年明月打头圆,望处浑如水。

便有鱼龙成队,更多少、王侯邸第。

白头犹说,天上霓裳,旧时风味。

谁耐闲行,紫骝可也如人意。

归来孤馆踏歌声,远听心还碎。往事姮娥应记。

遍灯月、阑珊影里。而今谁问,南国春寒,个人憔悴。

(0)

虞美人·其二过江寺和友

江郎祠外中秋月。城角吹将彻。十年长记此宵中。

豪客相过深巷有微风。今来君宿耆阍下。

又值中秋也。题将丽句最纷披。

恍见当时桂树晚依依。

(0)

浪淘沙·其二

杉木为箄竹作檐。江潮能苦雨能甜。

连朝只饮檐头雨,翻道江潮错着盐。

(0)

念奴娇.早春

蕊桃丝柳,带残梅数朵,暗呈春思。

雪意霜情犹未断,已觉寒回暖至。

绣帐佳人,锦囊才子,简点春衣笥。

东皋南陌,酒帘摇飐花肆。

追想前日邀宾,重帘深幕,到今都勿事。

水色山光人面映,好景一年须记。

待得花秾,上林如锦,春老将归次。

流光驹隙,人生行乐何俟。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