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种竹报恩院示僧二首·其二》
《种竹报恩院示僧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绕屋风篁梦寐清,住山活计几时成。

云根试手聊亲斸,安否他年数寄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松在报恩院种竹的生活片段,充满了禅意与宁静之美。

首句“绕屋风篁梦寐清”,以“风篁”象征竹林,环绕着房屋,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这里的“梦寐清”不仅指自然环境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竹子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高洁、坚韧的品格,此处借竹喻人,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纯净、生活简朴的愿望。

次句“住山活计几时成”,则透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实践。住山,即居住于山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然而,“几时成”三字,又流露出一丝不确定感,似乎在表达实现这一理想并非易事,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挑战。

第三句“云根试手聊亲斸”,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亲自参与劳作的情景。云根,这里指的是山脚或云雾缭绕之处,象征着远离尘嚣的隐逸之地。诗人在这里“试手”,即尝试着亲手劳作,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也反映了他愿意通过劳动来实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一句“安否他年数寄声”,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对友人的思念。安否,意为平安与否,这里既是对自身生活状态的关切,也是对远方友人的牵挂。寄声,即通过书信等方式传达心意。这句话意味着即使未来的生活充满变数,诗人也会通过书信与友人保持联系,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隐居山林、亲近自然、内心宁静的生活图景,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十月能静饮于海棠花下唐同知适至因言昔在汉中十月海棠亦开用韵

贰车曾上汉中台,十月海棠无数开。

万里相逢曾识面,双眵扫净更传杯。

高情共惜燕支晕,归梦还思滟滪堆。

客去主人应卜夜,不妨唤取烛笼来。

(0)

予与会孟同游古心先生之门死生契阔今见其十年前与仲实诗帅初记和予亦继焉

扰扰人间万事尘,旧交无奈白头新。

此翁固是同门友,今日真成旷世人。

千里赏音知绝识,九秋落木见横陈。

也休频把遗篇看,说到铜人更怆神。

(0)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六十一

社燕催归,宾鸿欲返。雪点白蘋洲,锦铺红蓼岸。

(0)

和晏司法吴城山道中韵三首·其三

蹴天浪入白云层,四野都无一寸青。

挟万斛行风有力,著千人聚地成形。

庐峰映日开天绘,石砮沉渊记庙灵。

欲洗吏尘何日得,摩挲坡句傍危亭。

(0)

开元天宝杂咏.玉有太平字

瑞玉天开此日奇,分明中有篆文题。

翠华不作西南幸,肯信渔阳有鼓鼙。

(0)

赠庐陵张济夫陈子豪二首·其二

枉子过从寂寞滨,萧然薄饭荠生孙。

奇胸宁有杨雄字,重会空留李白樽。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