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岩琴台畔松径遇吴师因赠》
《灵岩琴台畔松径遇吴师因赠》全文
明 / 邓云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琴台出石径,三月松花黄。

好风从东来,散落皆天香。

野老行茯苓,白石煮琼浆。

扫花春酿熟,醉饱能休粮。

萝薜洞门古,闭关春昼长。

谁知灵岩畔,已到蓬山乡。

野老竟为谁,恐是汉张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琴台旁的自然风光与隐逸之士的生活状态。

首句“琴台出石径”,以“出”字生动地描绘了石径从琴台中延伸而出的情景,暗示了琴台的所在之地,也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段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旅程。

“三月松花黄”一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三月正是万物复苏之时,松花盛开,一片金黄,不仅渲染了季节的气息,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接着,“好风从东来,散落皆天香”,通过“好风”的吹拂,将松花的香气扩散开来,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清新的香气所包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野老行茯苓,白石煮琼浆”,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山间行走,寻找茯苓,同时在清澈的溪边用白石煮制琼浆的场景。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老者的闲适生活,也暗示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扫花春酿熟,醉饱能休粮”,进一步描绘了老者的生活情趣。在春天的花海中扫花酿酒,酒熟之后,他便沉浸在醇香之中,甚至忘记了日常的饮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萝薜洞门古,闭关春昼长”,通过古老的萝薜洞门和悠长的春日时光,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宁静与神秘,似乎隐藏着更多的故事与秘密。

最后,“谁知灵岩畔,已到蓬山乡”,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在这片灵岩之畔,已经找到了心中的理想之地,即蓬莱仙境,象征着心灵的归宿与精神的自由。

“野老竟为谁,恐是汉张良”,以一个疑问句结尾,既是对前文描述的总结,也是对这位隐居老者的身份猜测,让人不禁联想到历史上的张良,一位深藏不露、智慧超群的谋士,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乐,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邓云霄

邓云霄
朝代:明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猜你喜欢

独酌·其一

一碧了无际,衔樽起浩歌。

悲笳闻贼垒,远道阻天戈。

满目鱼游釜,全家雀在罗。

秋风吹不已,日暮渺山河。

(0)

官庄

向晚荒邮酒一尊,菜羹芋臛上盘飧。

懒云卷夕山都睡,废垒经秋柳未髡。

马带饥声嘶破驿,鸦翻寒影入遥村。

霜浓月黑双螯美,簖火星星梦故园。

(0)

赠子美

牙幢待入百蛮烟,美意犹闻部曲传。

利引唐河归故道,欢腾樊镇溢新廛。

虽为五日张京兆,颇似三年白乐天。

遥想汉滨开祖帐,襄阳耆老泪潺湲。

(0)

七里河待渡

趁墟小聚岸沙边,渡口无人待放船。

附郭鱼鲜争入市,傍山水足早耕田。

岚光破日沈花坞,霜气侵晨养麦天。

欲向七门寻庙记,囊中尚有拓碑钱。

(0)

和李海初殿撰田家小饮韵·其一

曲曲池连屋,中藏太古民。

尘原无处著,俗是本来淳。

秋色无今古,深情孰主宾。

家贫具樽酒,还胜旧醅醇。

(0)

春日病起送陈皋甫张小山之皖

丝雨霏霏日望庚,小窗吟苦句难成。

人于久病偏愁冷,天为衰龄特放晴。

百岁光阴如过客,一年时节又清明。

故人喜说皆强健,肯为贫官到皖城。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